今年八月某日,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苏州湾大剧院将在12月初,由戏曲界顶级表演团体之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表演他们最拿手的剧目《五女拜寿》。
这深深地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那就是爷爷奶奶的对越剧的喜爱,以及他们的追星狂热,甚至不惜和演员相认姐妹。
于是毫不犹豫地买票,来追忆一下这段美好的童年时光。
然而,未曾想到,这次观剧体验和我原本的想象截然不同。
90、00后占领剧院越剧作为我国的第二大剧种(第一是京剧),集江南之灵气,唱腔优美动听,多以“才子佳人”为题材,唯美典雅,在国外被誉为“中国歌剧”。
它发源于浙江嵊州,发扬于上海,在江南一带,人们亲切地称呼它为“绍兴戏”,流传广远。
这是我能想象的表演现场
最早表演的场所——社戏
这是我能想到最早的越剧表演场所,来自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中的文字: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
电影《舞台姐妹》剧照最接地气的表演——祝寿
这是我能见到的越剧表演场景,为给老人祝寿,讲究的人家会请戏班唱几天越剧,与邻居们同喜,这或是最接地气的表演方式。如今,这样的传统还在延续。
苏州某社区越剧演出贺寿现场最为隆重的表演——庙会
江南一带举办庙会时,搭台演戏必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而越剧又是必演剧种之一。
比如农历小满节为蚕神生日,各地蚕神祠庙皆开锣演戏,以庆神诞,此俗已流传数百年。
苏州盛泽镇先蚕祠小满戏表演最具人气的表演——旅游
作为外地的游客,站在各大旅游景点的舞台边,就可以很轻松地欣赏到越剧表演。这样的表演无论对于演员或者观众来说,都显得十分轻松而热闹。
同里古镇退思园戏曲表演最须全面地鉴赏——剧场
当然,你如果想全面地鉴赏了解越剧,那就要完整地、静心地看完一部剧,去剧场是最佳的选择。
出乎意料的观众席
不管怎样的形式,在越剧的演出场所,似乎都摆脱不了现场的观众都是白发苍苍。
在越剧兴盛时期,全国专业剧团就约有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80年代中期后,专业越剧团逐步消失,几乎清零。
在去剧院的路上,猜想着今天空空的剧院。到了自动取票机前,发现情况就有些不对头了。
取票机前排起了数条长龙,排队的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忙问工作人员,今天是不是有什么其他重要演出,而回答是否定的。
取票屏上不断地跳着越剧《五女拜寿》的票务信息,我在苏州湾大剧院观看各类演出的次数也不少了,但这样的排队取票场景,却从来没碰到过。
当进入歌剧厅时,更让我吃惊不小,这个能容纳人的演出厅,已经座无虚席。
一般来说,歌剧厅很难满座,特别是三楼的票是约定俗成,不用销售的。而我举目望去,三楼也满座了。
忍不住打开剧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