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直言不要随便抛弃老师的东西,其实新

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其中包含了许多的剧种,每一个剧种都出现了许多的名家和名角儿,也创排出了许多的优秀剧目,并且捧红了许多人。

然而戏曲艺术也是需要继承和创新的,其实这二者并不冲突,创新其实都是在继承之上的,并且都是以继承传统为基础的。

王文娟著名的越剧表演艺术家,其是越剧“王派”花旦创始人,其唱念做打都是一流的,并且在戏曲舞台上塑造了许多的经典角色。

其经常演出的剧目有:《春香传》、《追鱼》、《红楼梦》、《则天皇帝》、《忠魂曲》、《西园记》、《孟丽君》、《柳毅传书》、《西厢记》等等。

王文娟老师曾经提到过这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要以为老师的东西就是老了,你知道老师这一出戏传承到现在改了多少遍,改了多少次,请了多少人提意见。

其实王文娟老师说的并没有问题,甚至于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为现在很多戏曲演员和剧院团自以为是的做了很多的错误做法。

像北京京剧院近些年复排了一出《乌豆》,其实就是老版的《杜鹃山》,这是区别于杨春霞版本的《杜鹃山》。

其实杨春霞版本的《杜鹃山》就是反复琢磨的,反复修改的,并且其中凝聚了许多文艺工作者的心血。

而北京京剧院却复排了老版本,可是老版本并不成功啊,并且还给改了名字,难道《乌豆》的名字就真的好听吗?

其实现在戏曲界这种现象是比较严重的,因为本来自身的造诣不高,但是却非要去否定那些经典,这不是大错特错吗?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