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越剧在台州春风吹又生

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

唱则飞泉鸣玉,念则娓娓动听,做则婀娜多姿,打则英姿飒爽……越剧,这门古老的艺术,被称为“中国第二大剧种”,在国外又被称为“中国歌剧”。

越剧,在浙江地区颇受欢迎。电视里越剧名伶韵味醇厚的唱腔,戏台上越剧演艺者挥洒自如的表演,曾是不少人儿时最深刻的记忆。而今,多元化的休闲方式,让欣赏越剧被定义成“中老年人的娱乐”。其实,在台州越剧依然是一项受欢迎的休闲方式,它不仅是中老年人的心头好,也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喜爱。还有不少人从听越剧到唱越剧,他们有的将越剧作为兴趣爱好,有的将越剧作为一项特长,还有的看到了商机开办起越剧培训班……

越剧成为时尚休闲方式

近日,一场名为“邀您一起唱越剧”的活动在椒江区东京湾附近的玥品荟内举行。恰到好处的头饰、流水般的服饰,在场的越剧爱好者将自己还原成唱段中的经典角色,并现场学习了基础的唱念做打。

活动发起人轻玥告诉记者,在台州,家家户户没有不听越剧的,甚至有不少人是听着越剧长大的,包括现在仍然有不少村子、社区会在重大节日邀请戏班为市民表演节目。轻玥说:“华美的服饰、悦耳的唱腔,越剧是大部分人接触较多的,也是大部分人依然会去传承的传统文化之一,举办这样的活动,是想给大家提供一个更深层次接触越剧的机会,我们不但可以跟着听跟着念,还能自己高兴起来唱上两段。”

轻玥表示,自己和小伙伴们学唱越剧并不是为了将此作为一份职业,仅仅作为一项兴趣爱好。“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说着,轻玥哼起《梁祝·十八相送》里的经典唱段。她说,如同歌迷喜欢唱歌,我们戏迷就喜欢唱戏。

在台州,像轻玥这样的越剧爱好者还有不少。在椒江教小学语文的蒋老师也是一名越剧爱好者,因为受家庭氛围的影响,蒋老师从小听着越剧长大,工作以后也开始学唱越剧。“我没有什么特长,学校文艺汇演,学生集体做活动,的确需要一项拿得出手的才艺,越剧刚好是我喜欢的,也是接触比较多的。”蒋老师说,“学习越剧既是我的兴趣爱好,也是一项才艺,更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石三鸟。”

花钱花时间,越剧爱好者们乐此不彼

“走过三里桃花渡,行过六里杏花村。七宝凉亭来穿过,九里桑园面前呈。”25日傍晚,吃过晚饭后,家住三门县浦坝港镇的陈雪娟又同往常一样,约上其他几位越剧爱好者前去学戏,路上还忍不住吊上几嗓子。

记者了解到,陈雪娟跟着杜桥的一位越剧演艺者学习,路上开车要大半个钟头,过去学一节课花费就要元,课时时长在一个小时左右。“我从小就喜欢越剧,算得上是一个骨灰级戏迷了,现在能有机会跟着老师学习,就算过去较远,一节课花上块也是值得的。”陈雪娟说。

记者了解到,陈雪娟今年五十出头,忙了半辈子后的她退休后在家发慌,越剧就成了她的生活重心。而同陈雪娟一起学习越剧的,有二十出头刚参加工作的,也有像陈雪娟这样的中老年人士。“考虑到年轻人白天要上班,我们就把学习时间安排在晚上。”陈雪娟说,老师是熟人介绍的越剧老演员,各方面都比较专业,时间调配也比较自由。

花了钱,花了时间,陈雪娟和她的小伙伴们也乐意将自己的才艺展现给大家。“平时聚在一起唱唱戏、解解闷,村里文艺汇演有需要了,我们就登台唱。”陈雪娟说:“我们这群戏迷追戏就和年轻人追星一样,也是很疯狂的,现在交通方便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