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王派花旦李敏,这个长期与“芳华越剧团”与“王君安”绑定在一起的名字。如今已脱胎换骨,有了新生。
年,越剧名家李敏在绍兴相关领导的关心下,成立绍兴市越剧团,从零开始招兵买马,紧锣密鼓地排练,从剧本到唱腔设计,每一部都是从零开始。
终于于年,带着恩师的《孟丽君》和尹王版的《梁祝》巡演全国,与观众见面。
李敏老师的业务能力大家有目共睹,从曾经作为“绿叶”的存在到如今已成长为大女主。
她是《玉蜻蜓》中的王志贞、她是《盘妻索妻》中的谢云霞》、她是《红楼梦》中的林妹妹,这些是她也不是她。
她是《女驸马》中的冯素珍、她是《孟丽君》中的孟丽君、她是《唐琬》中的唐琬、她是《江姐》中的江姐,这些才是真正的她,真正的大女主。
曾经作为王君安的搭档,与君安一道年少成名,一起享受聚光灯下的掌声和鲜花,曾经一度二人是彼此舞台上的唯一,“李不离王,王不离李”,彼此共同度过了“共体”的十多年光阴,彼此见证彼此的成长与进步。
但是,随着王君安离开舞台,这组黄金搭档,陡然劳燕分飞,作为花旦的李敏,形单影只,舞台上很难找到这么默契的搭档。
芳华越剧团,作为自己从小见证的剧团,随着顶流小生演员王君安的离开,逐渐失去暗淡,作为尹派本家的剧团,尹派是她的根,尹派是她的魂。
综合考虑,作为花旦的李敏,不得已转小生,这种转变在越剧界历来就不常见,在尹桂芳及院团的帮助下,旦转生虽然难,或许是李敏天赋异禀又或许是真的就合适,她真的就学成了,《何文秀》作为尹派当家剧目,在她的演绎下,也别有一番风味。
后因王君安回归舞台,李敏又不得已转回老本行,配合君安的演出,服从剧团的安排。
在芳华越剧团的日子里,每一个关键节点,李敏老师的进步也好,转变也好,貌似有一双无情的手在不断地推动着她。
在芳华最难的日子里,她选择进退与共,培养新演员,没有小生演员,自己顶,没有资源自己找,在芳华渐渐回暖,有人可以顶起来的时候,她选择功成身退,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或许李敏的离开,大家都不理解,但是李敏老师志在舞台,志在传承,从芳华越剧团繁杂的事务中脱离出来,才有机会,才有精力去回报恩师,去培养更多优秀的越剧演员。
离开芳华,成立绍兴市越剧团,虽然是新剧团,但至少她有足够的自由,有自己曾经想要实现的梦想,想要报答的人,现在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一步一步去实现。
《孟丽君》是绍兴市越剧团成立以来的首部越剧传统剧目,也是她为了纪念自己的老师——越剧“王派”花旦创始人王文娟逝世一周年,而复排的经典剧目,这?也是?她?兑现了?病床前?对?老师?的?承诺?。
尹王版《梁祝》,这是李敏为回馈尹桂芳老先生而选择《梁祝》,尹王版的《梁祝》,虽然不是自己唱尹派,但对于恩师也是一个好的交代。
从小在越剧土壤的滋养下,这个娇弱的像女娃而今长成如今的大女主,随着两位恩师的离开,她不得不成长起来,如今自己为了越剧的传承与发展,已为人师。
作为演员,她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有艺术追求,无论是怎么样的境地,她都不曾放弃对越剧的追求和坚守。
这样的演员值得尊敬。
你喜欢这样的李敏老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