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百部佳片,铭刻光辉岁月。70载光影故事,和新中国一起成长。
自6月24日起,电影频道旗舰栏目《中国电影报道》将推出“和新中国一起成长”纪念版块,精心挑选部影片,用天的时间,在每天播出的节目中带领观众朋友赏析影片最激荡人心的精彩瞬间。
今天为观众朋友们推荐的影片是年由桑弧执导的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独家视频
02:15戏曲电影,不仅是中国特有的类型片,更是世界电影史上极为独特的电影类型。因此,它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无法取代的特殊意义,而“十七年”时期又是整个戏曲电影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戏曲电影的集大成之作。它的出现,让戏曲电影开始突破舞台的限制,由戏曲纪录片向戏曲电影发展。
对于“梁祝”来说,越剧本身的柔美抒情与其哀伤浪漫的故事也极为契合。
本片以梁祝传说为范本,全片用越剧唱腔和戏词展现。包括英台女扮男装求学别亲、梁祝二人草桥结拜、三载同窗、英台托媒、十八相送、山伯访友、楼台会、山伯病亡、英台吊唁、祷墓化蝶等情节,其中“十八相送”是影片的重头戏,而高潮部分则表现在“楼台会”一段之中。
据祝英台的饰演者袁雪芬回忆,“年的时候,我们拍摄电影条件简陋。外国专家说我们拍不了彩色片,所以电影厂憋着一股气,一定要拍彩色电影。
当时我们拍摄的灯光不够,电压不稳定,还经常被轰炸,上海市的市长陈毅先生就向部队借调来探照灯发电机,白天借给我们,晚上再送回去,那年夏天非常热,很多时候都是38摄氏度,那么多灯照着,我们每天演十几个小时,演完后,脸都肿了一圈。”
袁雪芬
经过艰苦的拍摄,《梁山伯与祝英台》终于在年9月底拍摄完成。
影片中的人物扮相纯情俊美,唱腔婉转悠长,画面优美怡人,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都对原舞台戏曲艺术加以提升,更加唯美生动地演绎着梁祝凄美的爱情故事。
年,《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全国各地放映,据统计,观影人数创下历史新纪录。首轮放映了20多家影院,共计放映0多场,观众达万人次。
电影作为当时最先进的大众媒介载体,让越剧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与传播,既好听又好看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赢得了亿万观众的喜爱。
不仅深受观众喜爱,《梁山伯与祝英台》更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增光添彩——
本片被周恩来总理带到日内瓦国际会议,为与会的各国政要和新闻记者放映欣赏,影片成功地打动了在场观众,为西方社会理解、接受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周恩来总理评价这部电影,“这是一部在艺术形式和表现内容上均体现并充满人民性的影片,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观众最受欢迎的一部戏曲影片,也得到其他国家观众的称赞,是由于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不仅蕴含深刻感人的悲剧性,而且表达了中国人民的理想,具有推动中华民族生存下去并强大起来的一种鼓舞性的力量。”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