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宇浩
9月21日,杭州国际戏剧节官方宣布:第九届杭州国际戏剧节,将于10月11日正式启幕。孟京辉将担任艺术总监。
本届杭州国际戏剧节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杭州演艺集团、杭州蜂巢戏剧文化有限公司、浙江大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大屋顶文化、国大城市广场协办,杭州演出有限公司执行。
戏剧节将汇集六大板块:1、孟京辉新作乘势首发,引领12部特邀剧目强势来袭!2、10部新剧目汇演多元组合意气纵横!3、“种子单元”茁壮生长,全面展现戏剧“跨界”的能量!4、“云上戏剧节”直播企划与线上戏剧放映让戏剧24小时“不掉线”!5、融汇40余场线下活动,“戏剧影像单元”打破两大艺术桎梏共通共融!6、“亲子单元”以更年轻的姿态焕发活力。
孟京辉全新创作《卡夫卡的梦》,为本届戏剧节震撼开幕。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导演,孟京辉一直在探索新的表演方式和美学诉求,从经典文本中汲取营养,同时站在当代视角进行恣肆汪洋的再创造,从达里奥福到马雅可夫斯基,从布莱希特到茨威格,他总是能透过自己对于时代的解读与这些戏剧大师进行一场跨时空的对话。而这一次,是卡夫卡。
卡夫卡在近代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想象奇诡,文字清冽,有自成一派的诗意和哲思。在20世纪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史上,卡夫卡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奠基者。卡夫卡的文学世界中充满了再造现实的梦境,描写的都是对人类梦一般的处境的预感。作品充分体现出了一种当代的艺术精神和创作技巧,可以说卡夫卡是营造梦境的艺术大师。
开幕大戏《卡夫卡的梦》将以卡夫卡的作品为意象,在更为广阔、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故事和世界中,通过梦、期待和灵魂飞舞的一个个瞬间,在那些似近似远、似梦似真、似虚似实的戏剧图景中经历着焦虑、节奏和爱情,还有生活中难以避免的孤独、迷茫、逃避、奋进、等待。
本届杭州国际戏剧节,汇聚12部国内剧目,创历年之最。在表演内容上,向卡夫卡、莎士比亚等先辈致敬创作的作品将纷至沓来,也不乏立足现实、启发思考、抒发关怀的作品。同时,肢体、装置、默剧、环境戏剧等多元多样的作品集体涌现,可谓精彩纷呈。
一直坚持“清流戏剧”创作的导演顾雷,他的戏剧作品气息质朴,富于诗意,并保持着一贯的高水准。由他编剧和导演,树新风剧团演出的《水,流下来》也许会是你看到的关于两代人关系最为感人的作品。作者巧妙地将一盘无解的棋局置于生死的语境之中,探讨了亲子关系中那些复杂隐秘的肌理。
独立戏剧导演苏小刚的《求仙学道》取材于《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作品试图通过“求仙学道”的隐喻来探讨关于“梦想”的本质问题。从北京青戏节到乌镇戏剧节,再到本次杭州国际戏剧节,苏小刚带着对这个世界“好”的期望,让作品沉浸在一种愤怒的底色当中,也能通向更远的地方。
《在薛定谔的盒子中等待》是一部用devising的方法编排,成员共同创作发展的视觉剧场。创作者试图靠近生活不可预测的一面,并展现因此带来的焦虑与恐慌情绪,通过外化与呈现个人的心理体验来感知存在。作品于年在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首演,同年8月参加爱丁堡艺穗节。
由肖竞自编自导的《长夏》是一部关于世纪之初个体记忆与历史背景相交织的剧场作品。该剧呈现了成长中的甜蜜与痛苦,与社会建立关系时的困境,亦是以个人经验折射历史,从成长的角度回顾21世纪初的社会。
《信·已收悉》是通过几十年前的数百封书信构建的一部文献剧作品,探索“追寻”这一主题。本剧将会展示写信者对故人和故土复杂迷惘的感情和在孤独失落中对自己与往事的寻找,他的后人与戏剧主创们对一段历史的寻找。在精心构架的文献“场”中,观众将与表演者们一起在文献的包围中探索自身的位置,从而达到情感共鸣。
专注小众肢体剧场创作的李凝导演和阎三元带来的最新作品《十一月十日/石村》,延续了以往作品中的当代造型美,以及强烈的情绪和视觉冲击力,他称身体以及舞台上的一切可用之物为“材料”。石头,是《十一月十日/石村》创作的主要材料,也是所有表演的发生地;石头,是危楼,是孤岛,是崇山,也是凡尘重负。
《哈姆雷特》在每个时代都具有跨越时空的现实意义,永远在给世人的价值选择提供着参考,而人物的矛盾选择和命运挣扎无一不在探讨生命的价值。而重释经典,需要一种敢于打破的态度。李垚导演的《哈姆雷特》,是他第二次改编莎士比亚的作品。李垚试图打断原剧中冗长的痛苦,把故事搬进了厨房,让现场变成了狂欢派对。当复仇王子不再提问“To be or not to be”,就更像活在人间烟火中的普通人。
自编自导自演的实力派选手,法国阿维尼翁、英国爱丁堡戏剧节的常客,第五届乌镇戏剧节最佳个人表现奖得主的王梓,将在本届戏剧节带来他的默剧独角戏两重奏:《派对怪人》和《没有才华的我》,无所不能的口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见招拆招的即兴能力,让你看看什么是“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由余德耀美术馆孵化支持的青年艺术团队Moon剧团和来自不同领域的开拓者们共同创作的《情书》,融合实验剧场、视觉装置,用各种合乎或超乎想象的艺术介质,一同探索非剧场空间里的全新表演方式。《情书》将以独特的剧本及表现为观众营造多元且开放的体验,在观演间创造同频共振。
从年南锣鼓巷戏剧节新生单元脱颖而出,年参加第11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的剧本朗读单元,又经导演温琦重新编排而成的《出口》,源于编剧个人的家庭变故和精神困境,展现了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被打破后的状态。
《声有还无》以《仲夏之死》文本为向导,试图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探索人们内心隐秘的声音,展示人们在特殊情境下的特殊心理状态。声有还无,我们该如何倾听如何自处,是需要探寻的答案。
“种子单元”是杭州国际戏剧节的特设单元。
五月,“呼吸的颜色”特别企划开启“种子单元”序章,一次长达8小时的吹气球艺术行为让观众看到艺术行为在公共空间发生、联系、互动的可能性。
即将在10月重启,以国大城市广场为主要阵地,内容涵盖跨媒介环境戏剧《城市天空变形记》、VR舞蹈作品《眼眶》、《恋爱的犀牛》黄昏快闪,及多个展览、工作坊、市集于一体的“种子单元”,注定是一次零距离感、重参与性、高密度的艺术体验。
本届杭州国际戏剧节,也首次与短视频平台抖音合作,策划“24小时直播不掉线”活动,开幕式开幕演出随时开播,戏剧导演、剧评人、策展人连线互动,戏剧海报设计大拿线上授课,志愿者深入演出后台秘密探班,杭州最火游戏剧场操刀设计的沉浸式游戏体验独家呈现。
同时,本届戏剧节也与多品牌多平台开启了艺术共建模式。
首次与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品牌项目“最艺是杭州”新剧目汇演合作,为传统剧种、本地院团提供舞台,包含杭剧、杂技、黄梅戏、越剧、婺剧等艺术体裁的10部新作将依次登场。首次与大船文化合作,新增亲子戏剧板块,在儿童剧展演的同时,与浙江美术馆等多家机构合作,开展戏剧教育、戏剧体验工作坊等亲子活动。首次与星光院线合作,开辟戏剧影像周板块。
附:杭州国际戏剧节剧目排期
10月11日-13日19:30 开幕大戏——孟京辉《卡夫卡的梦》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
10月14日-15日19:30 顾雷 《水,流下来》 武林路小剧场
10月17日-18日19:30 苏小刚 《求仙学道》 杭州蜂巢剧场
10月20日-21日19:30 《在薛定谔的盒子中等待》 MAOlivehouse
10月21日-22日19:30 肖竞《长夏》 武林路小剧场
10月24日-25日19:30 季诗敏《信已收悉》 西溪天堂艺术中心
10月27日-28日19:30 李凝、阎三元《十一月十日/石村》 MAOlivehouse
10月28日-29日19:30 李垚《哈姆雷特》 武林路小剧场
11月3日19:30 王梓《派对怪人》 MAOlivehouse
11月4日19:30 王梓《没有才华的我》 MAOlivehouse
11月6日-7日 19:30 卢歌《情书》 敬请期待
11月10-11日19:30 温琦《出口》 MAOlivehouse
11月14日-15日19:30 唐珂《声有还无》 杭州艺苑剧场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