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曲要如何发展欢迎留言讨论

全球華人共有的鄉韻

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竞演将于5月8日至22日在江苏南京举行。在本届梅花奖竞演中,14个剧种多样化呈现,17位演员展开角逐。

从入围演员可以看出戏剧艺术繁荣兴盛、人才济济、发展均衡,呈现出剧种多样化、地域分布广的特点。这次竞演的地区,涵盖了北京、上海、天津、山西、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陕西等16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参评团体不但有国家级、省市级重点院团,还有基层县区级剧团,涉及京剧、越剧、秦腔、黄梅戏、川剧、粤剧、晋剧、婺剧、桂剧、楚剧、莆仙戏、龙江剧以及话剧、歌剧等14个剧种。戏曲中既有京剧、秦腔、川剧、晋剧等历史悠久的剧种,也有虽然比较年轻却受众很广的越剧、黄梅戏以及新兴剧种龙江剧。令人欣喜的是,一些很多年没有参评梅花奖的剧种如莆仙戏、桂剧也都有演员入围。入围终评的涂松岩、张燕、黄艳艳、余维刚、彭庆华、熊明霞、李晓旭、杨升娟、黄齐峰、张璇、郑芳芳、王丽达、伍思亭、楼胜、栾兰、杨少彭、吴美莲17位演员,就是本届梅花奖竞演17个异彩纷呈的看点。

中国戏曲作为世界最早的三大戏剧源流之一,基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广阔的地域,形成了不同地区余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审美特征的地方剧种,并在差异化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戏曲生态系统。当下,除了受众广泛的京、评、豫等核心戏曲剧种外,地方戏曲如何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媒介,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量的地方戏曲剧种涌出,至今仍有一大批活跃在舞台上的经典地方戏曲作品。近年来,地方戏曲发展整体情况良好,但在创作成果、剧目传播力、观众观剧热情上都不温不火,精品力作并不多见,特别是剧种人才的培养与剧种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度,更是需要引起重视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