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舒舒
如果你要来武康路,我会告诉你,萧伯纳曾经说的话放到今天已经不适用了,80年前这位大文豪是这么形容武康路的——
走进这里,不会写诗的人想写诗,不会画画的人想画画,不会唱歌的人想唱歌,感觉美妙极了。
电影《色戒》的结尾,王佳芝放走易先生后,对着黄包车夫说:“到福开森路去”,曾经的福开森路,就是如今的武康路。
为了写这个选题,我把金城武前几年和周冬雨拍的《喜欢你》重温了一遍,什么都没记住,就记住了他们最后在武康大楼阳台看夕阳的样子,台词说这是这个城市最美的夕阳。
我爱历史,爱矫情,爱金城武,但实在很难因为片尾五毛特效的夕阳发自内心爱上如今的武康路,一个狗粮都快买不起的女厨师,和一个金城武模样身价亿美金的男富豪,因为强迫症和美食设定在武康大楼携手看五毛特效夕阳谈爱情,这就离了大谱。
至于如今的武康路,ACW专业十级矫情汽车文员舒舒是这样评价它的——
走进这里,不喝咖啡的人会买一杯咖啡,不品红酒的人会来一杯红酒,不知萨拉米是什么的人会点上一份萨拉米拼盘,不喜拍照的人站在武康大楼前无论如何都要咔嚓一张,当漫步在武康路的梧桐树下,感觉自己小资极了。
尽管如今的武康路一眼看过去商业至极,但我还是选择了从小挚爱至今的沃尔沃,在这条路上逗留了近三个小时。
因为现在的武康路第一眼看上去是网红与小资,但缱绻在咖啡香气里的,是这里从年开始的故事,也是这些故事,让这条武康路成为许多商家的插旗之地。
武康路不长,始建于年,当时汽车刚刚进入上海,上海原有的土路已经不能满足汽车行驶需求,于是法租界公董局在租界内外筑路中拓宽修整了这条马路,并将局部取直,将土路铺成煤屑路,增加了路面的硬度,同时将西面的徐家汇路直接打通,这样这条路就可以供汽车行驶了。
法租界公董局扩张地盘时,与英、美等国与其僵持不下,筑这条路时又与四明公所(宁波会馆)迭起冲突,故发生血案。
好在当时的两江总督刘坤一和福开森私交甚好,就让福开森以中方划界委员的名义,协助上海道台余联沅办理租界扩充事宜,兼并四明公所善后事务,后因福开森这件差事办的不错,百姓当时也甚是感激福开森做出的贡献,这条新筑马路就被命名为福开森路。
年,福开森路所在的西区正式被划入法租界,法国第一任驻沪领事明梯尼按照当时西方最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对福开森路及周边进行了整体规划,和法租界的其他街道一样,当时住在这边的都是西方派驻沪上的官员和高级管理人员。
年,淞沪会战爆发,这个故事我在“轧马路系列”中讲了很多次了,法租界进入为期4年之久的孤岛时期,商家富豪来这里躲避战乱,与周边形成了一个与当时社会相悖的畸形繁荣发展。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个故事我也在“轧马路系列”中讲了很多次了,汪伪政府趁机宣布接收法租界,并将法租界改称为上海市特别第八区,凭借对武康莫干山的良好印象,汪精卫将福开森路命名为武康路。
还是说过很多次的那句话,上海有梧桐树的地方就有故事与名人,所以武康路也不例外,它故事的主旋律,便从武康大楼说起。
武康路号,坐落在武康路和淮海路交叉口的武康大楼,就是这条路上最标志性的建筑。
武康大楼由法商万国储蓄会于年投资建造,请匈牙利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也是邬达克的早期作品之一,它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建筑,也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3栋船型建筑之一。
因为武康大楼旧称为诺曼底公寓,不少人误会这个名称和诺曼底半岛有啥关系,其实毫无关系,它是为了纪念一战中法国一艘名为诺曼底号的战舰,该战舰战果卓著,后被德国潜水艇击沉。
邬达克对诺曼底公寓内部的设计思路,是公寓的一二层为店面等商铺用房;自三楼起,作为居民住房;住房的户型分一室户、二室户、三室户和四室户4种类型,总共有63个套间,并有佣人住房30余间;每个单元的厨房和卫浴一般安排在北侧,卫生间内部设有专门的通风道;大楼内部的通勤除了回旋式楼梯以外,还设立客用、货用电梯共3部。
根据年字林洋行出版的《中国行名录》中上海街道指南栏目里的记录,当时嘉第火油物业公司的销售总代理、美亚保险公司上海办事处的经理、西门子上海公司经理等人都入住在这里。
后因武康大楼旁边就有新华影业和联华影业两家电影公司,所以这里陆续租住了许多电影界人士,有著名电影演员吴茵,还有因一部《渔光曲》红透半边天的王人美。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批居住在这里的侨民不是被日军关入集中营就是被遣送出境,到了年,这里的全部套间只有三分之一还有人居住,于是孔祥熙的女儿将整栋大楼买了下来,独自成为诺曼底公寓的最大业主。
新中国成立后,诺曼底公寓被上海市政府接管,并更名为武康大楼。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和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夫妇曾居住在此,著名电影艺术家郑君里曾居住在此,赵丹和夫人黄宗英曾居住在此后来搬到了湖南路,还有秦怡等知名老艺术家也曾在这里驻足休憩。
如今的武康大楼,一楼有咖啡厅,有家居店,还有书店,抬头望去,熙熙攘攘里面住满了人,我看到一户人家养在窗台的迎春花开的格外好看,恍然才意识到,下个月就要春分了。
武康路号,黄兴故居,人称黄公馆。
黄公馆的早期部分建于年,属于新古典主义建筑样式,后续部分建于年,为装饰艺术派风格,在-年间黄兴居住在此,孙中山先生也多次借宿这里商议革命。
年,国名党四大元老之一李石曾居住在此,年,蔡元培、吴稚晖等在这里创办了上海国际图书管,作为日内瓦中国国际图书馆的分馆,它也是中国第一家国际专业图书馆,后在年图书馆迁往北平,也就是如今的北京。
因为曾经还是上海电影厂的办公楼,所以楼梯墙上至今还悬挂着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等昔日明星的大幅黑白照片。
现在的这里,是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
武康路号,湖南别墅。这是一栋终年紧闭宅门的建筑,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里都少有人出入,我们无法窥见它的全貌,到了夏天,这栋西班牙式花园洋房将被浓密绿荫掩藏得很好。
曾在年春,汪伪政权财政部长周佛海买下这栋花园,也是因为湖南人周佛海的到来,门口那条与武康路交界的朱尔典路才改名为湖南路。而张爱玲也是在这里,听到了中统利用美人计刺杀丁默村的故事,才以此为素材写出了《色戒》。
武康路号,曾经的意大利领事官邸,现在的上海汽车集团所在地。
这栋红顶白壁的小房子,整体格调与武康路上的小洋房稍有出入。它始建于年,采用的是地中海风格,主要是模仿希腊、意大利、法国南部等地区的洋房式样,而上海的洋房多是花园式建筑,所以这栋建筑在当今显得尤其珍贵。
当我开着沃尔沃S60在这里路过咔嚓咔嚓时,我感觉自己背叛了上次带来这里的MARVELR。
武康路号,巴金故居,也是少有开放的几个名人洋房故居,当然现在因为疫情也不对外开放,巴金最后的时光都留在了这里。
这座洋房小楼始建于年,曾是苏联商务代表处,年起巴金和女儿李小林一家居住在这里,巴金在上海有过几十个家,但这里是他居住过最长的家,也是最后居住的家,一住就是40多年。
《随想录》、《创作回忆录》、《往事与随想》、《长夜》、《一双美丽的眼睛》等译作及小说都是在这里创作而出。
当我从巴金故居门前经过,我想,当时的武康路一定比今天宁静的多,才可以让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这里记录下真实的精神世界。
武康路上还值得一提的,是40弄1号,这里曾是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的旧居,年他来此居住,次年9月30日,军统杀手以古董商的身份将他在家中刺杀。
唐公馆出来不远处,另一栋3层小别墅,正广和老屋也值得一提。
外墙的铭牌讲述这里曾是英商正广和汽水行大班的住宅,麦格雷戈曾居住在此,解放后房子被没收,作为上海市委招待所,后来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刘靖基回沪就在此居住。
如果你未曾来过这里却觉得眼熟,那么不要怀疑,你一定是在《色戒》里来过这里,王佳芝与易先生私会的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我站在这里,只觉得上海头顶的天,一如我第一次在黄浦江边见到它时的风云变幻,只是当时的变幻更多在眼里,而现在是心里。
我开着沃尔沃S60在武康路上绕了非常多圈,从下午两点绕到了四点,绕到周围街道的交警全都记住我了,也绕到路上收停车费的小哥看我的目光都多了几许玩味。
你问我看到了什么?
抛开历史,浅谈一下开车绕路的一点感想。
首先武康路上有小学,三点半左右的时候我被堵得非常严重,接孩子的父母交通工具呈两极分化,一类是小电驴,一类是豪华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哪种,我只觉得他们住在这座城市最繁华的地区,且拥有在武康路上的学区房。
我和拍摄的同事说,我如果能让孩子在这里上得起小学,那我也生孩子。
武康路上的停车位比我想的多,收费也不算过分,第一个小时15块,超过1个小时按20块钱收费,我停了一个小时超出十分钟左右,对方也没有让我补费用,这座城市其实一直友好。
而这条路上及周围路上的交警也比我想的多,他们真的都很累,我经常在停下来等灯的时候听到他们不厌其烦的让拍照的游客去安全的地方,以及制止试图“乱窜”的车子正常缓慢行驶。
最后就是,这条路上行走最多的就是两类人,一类是拍照的人和被拍的人,一类是马路清洁工和周围咖啡酒馆里的服务生。
前者在这里寻找可能的生活碎片,后者在这里过着真实忙碌的生活。
我心里最大的疑问,就是在我驻足的三个多小时里,市政清洁工们真的都不停的在忙碌,也是他们的一刻不停歇,才让这条遍布梧桐树的马路上一尘不染,几乎见不到几片落叶。
后来我把S60停在路边的停车位里,在这条一公里多长的路上走了一遭。
咖啡馆很多,小酒馆很多,花店很多,名牌买手店很多,几乎可以单独开个稿子细细讲来,因为那感觉不像在逛街,而是在逛一场精美的艺术展,每个店面本身就是一场独具风味的艺术展,每家店铺背后都藏着一位有钱且有资本支撑着的不想输老板。
从武康路淮海路口走到武康路安福路口,我与拍婚纱照的情侣擦肩而过,与踱步的外国友人擦肩而过,与一对一对的小姐妹擦肩而过,更与一对一对的小情侣擦肩而过。
他们知道前文那近三千字的内容吗,我并不知道,就像我不知道多少人会看到这里一样。
我看到那个很出名的蝴蝶结阳台,尽管蝴蝶结已经不在,但仍然有人在那里拍照,而我举起相机的一刹那,二楼的老爷爷正在收衣服,坦白说我有些抱歉,觉得自己打扰了人家的正常生活,所以就不放照片了。
此行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两年前初来上海时,第一次和前任吵架分手,他让我送他来的酒吧原来就在这条街上,当时的我哭得厉害,也对上海丝毫不熟悉,只记得路窄窄的,又想到他一向和我自诩内向,一直以为他是分手后可怜兮兮去了一个破旧小酒馆。
恍然间好像被击中灵魂,竟然是上海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呢。
你看,很多事情当你看到本质,你才会知道自己是否要花费时间精力继续。
就像我和你说,一条武康路而已,如今只有法国梧桐和小洋房,蝴蝶结都不再,上海的咖啡店多得是,武康大楼都被小红书玩烂了,不需要浪费时间了。
可你如果从前文品过来,我想你还是会和我一样,想在今年初夏梧桐葱郁时再来一趟的。
正如我一直坚持自己一定会在某天成为沃尔沃车主一样,即使我取到这辆S60时,在朋友圈拍照发了一条“我真的还是喜欢沃尔沃,真的”,底下最戳心的一条留言是“图个吉利吗?”
万般扎心,我还是用另一位朋友回复我的话回复了回去:“挂哪儿都不能挂车里的”。
至于我到底图什么,大约就是情怀和产品。
情怀层面,从小我就喜欢沃尔沃S90,源自于什么自己也忘记了,可能最初是图个好看吧,如果你相信本命,那就用本命去解释。
后来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故事也很满足我的情怀观念,根特工厂工会代表谈判时问李书福“你能不能用3个词形容一下,比起其他竞争者,吉利的优势在哪里?”
李书福的回答只有——“Iloveyou.”
众所周知,我相信爱,越大的事情我越倾向简单的回答,所以后来我看到的沃尔沃不仅一如既往,且更好,每周我还会在《守护解放西》和罗翔老师的视频里巩固这种更好的观念。
产品方面,这辆我因为工作需要开了将近公里的S60一如印象中,像极了我下一任男友。
年S60的上市发布会我仍然记得,初见时,是高晓松、韩寒、朗朗等人的轮番爆吹,但在以为要亮出车型亮点和价格表的节骨眼上,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钦培吉上台念起了爱尔兰诗人罗伊·克里夫特的一首诗——
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
我爱你,不光因为你为我而做的事,还因为为了你我能做成的事。
我爱你,因为你能唤出我最真的那部分。
我无法抗拒以爱为名的一切。
因为深爱生命,深爱每一位交通参与者,我们见到了今天的沃尔沃,即使是一辆最入门的沃尔沃S60,也一定是“入门即安全”、“低配即标配”。
开它回家时因为我在高速公路上开得有些快,地面有一个小颠簸,快速过颠簸时我自己没有感觉,但安全带却给我紧紧的勒了一下,我不会觉得这是突兀,只觉得这就是它。
还有一个瞬间,因为想事情没有注意前车距离过近(请懂事的小朋友们不要学习),它很迅速的介入了自动干预,以我的经验,没有这一下也大概率不会真的有问题,但它就是比我更关心路上的自己。
至于其他,低调好看的外观流线,包裹舒适的真皮座椅,简洁流畅的车机系统,飙车无忧的充沛动力等等......无一不是我青睐它的原因,就让这篇稿子停留在个字吧。
就算是图个吉利,以真诚为基,以过往为砖,以爱为名,那又有什么问题。
来武康路走走吧,浪费时间也好,不买咖啡也无妨。
「一起逛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