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发展最好的剧毫无疑问是京剧,不但以前,现在,就是将来也还是京剧。
京剧,是中国四大国粹之一。
自从当年程长庚徽班进京,京剧初成,就表现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成长性。
到了晚清、民国,可以说京剧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尤其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等等京剧大师的出现,使京剧艺术一路长虹,百年不衰,不但不衰,京剧在中华百花园中不只是一花独秀,就京剧本身也发展成了流派众多,异彩纷呈的多样化国粹。
不要说民国时期四大名旦,八大流派,就是现在,梅葆玖,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京剧表演艺术家,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创造性传承先辈艺术家表演技能,使京剧艺术发扬光大。
再看其它戏剧,我们知道,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戏剧品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地方大小剧种多达上千种。比较著名的剧种有越剧黄梅戏,豫剧,川剧,评剧,昆剧,昆曲,吕剧,沪剧,陕剧,秦腔,庐剧,泗州戏,徽剧……等一百多种。京剧之外,现在排名前三的可能就是越剧,豫剧,黄梅戏了。
但纵观这些戏剧品种,都有很大的地方局限性。比如越剧,小范围说,它就是在太湖流域吴越之地和杭州地区扎根演绎。长三角以外地区,好多人很喜欢它的曲调,但听不懂唱词,没办法表词达意。听不懂是硬伤。
黄梅戏跟越剧有些同样的短板,也是曲调好听,域外人听不懂唱词。
豫剧虽然咬字吐词南北都能听得懂,但豫剧的腔调硬,比如江南许多地方的听众就不习惯,也不喜欢。
其它小的地方性剧种,就更是如此。没有普及的代表性。
只有京剧,有韵味,听得懂,唱腔优美,一招一式都是经典,唱念做打都堪称精粹。经过数代人的继承发扬,现在在中国有了广泛的市场和观众基础。是国人对戏剧的首选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