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马黎
年6月20日在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上,“诗画江南、活力浙江”作为浙江省域品牌主题词正式发布。
年8月29日晚,在“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新昌,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发文指导创排的诗路文化演艺剧目《诗路芳菲》在尹桂芳大剧院举行首演。
为激活文旅资源,做好以“浙东唐诗之路”为代表的诗路文化带和以“宋韵文化”为代表的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建设,《诗路芳菲》由中共新昌县委、新昌县人民政府出品,新昌县文化广电旅游局、新昌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见国文化策划有限公司共同制作。
这一诗路文化演艺剧目,立足“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段新昌,并围绕“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文化带,延展视野至东南、全域,创作立意高远、文化视域宏阔。
在舞台艺术样式上,以当下最贴近年轻态审美、最能为现代观众接受、传播转化率最高的音乐剧艺术样式,同时在经典诗文的选摘化用、舞台视觉系统、舞蹈设计、肢体表演等层面,精心创作,实现音乐剧整体“诗化”调性,进而尝试传统“文旅IP”“优质传统文化”面向年轻人、面对跨域受众、针对“出行”进行的“前置”传播,从而扩大“浙东唐诗之路”、“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品牌的全国影响力。
基于“诗化风格”与“音乐剧类型”的双重定位,诗路文化演艺剧目《诗路芳菲》主创班底,集结国内音乐剧“潮头地”上海的优质音乐剧创作团队和深耕本土浙江地域文脉的一线主创名家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国家一级导演周小倩担任总导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导演闻小炜任导演,青年舞美设计师焦燃任舞美设计、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程瑜怀任多媒体影像设计、国家一级舞美设计(服装)王秋平任服装设计。
本土方面,浙江优秀青年编剧文白、国家一级作曲刘建宽、浙江优秀青年作曲家张全武、“灯光诗人”周正平等本省豪华主创倾情加盟,整体创作班底阵容强大,实力不凡。
同样,该剧的主演团队也特邀沪、浙两地实力名家组成:新昌籍优秀越剧表演艺术家、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文旅部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蔡浙飞,国家一级演员,浙江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浙江歌舞剧院特聘首席歌唱家、浙江省五个一工程特别奖获得者郑培钦,浙江优秀青年音乐剧演员,杭州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硕士,杭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陈韬等浙江艺术家,携手上海优秀青年音乐剧演员、导演,话剧金狮奖“个人表演奖”、“江苏省文华表演奖”获得者倪晔、优秀青年音乐剧演员孟源、郝雁泽等申城音乐剧新秀,共同完成了一次“诗化音乐剧”的完美呈现。
《诗路芳菲》的故事围绕“刘阮遇仙”的“新穿越”传说而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相遇,让同样生于天姥脚下、拥有着近“两千年”时差的两个年轻人“刘晨、阮肇”,并肩踏上了天姥山的古道,在一路新旅程中,他们与一代代钟情天姥、倾慕东南翩翩而来的诗人名士相逢相识,他们感受着青山绿水、唐风宋韵,也终于在东南繁华与江南风情中,寻到济世之心,推开“活力人间”的大门……
诗路文化演艺剧目《诗路芳菲》以唯美诗文的轻歌曼唱,古今穿越的双向奔赴,实现在晋风唐诗宋韵中追寻历史印记,以对“浙东唐诗之路”、“诗画浙江”、“宋韵文化”的艺术化探索,勾勒出浙东新昌、浙江全域的“青山绿水”及其间千古流传抒写的诗文情怀,并将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崭新气象,再次呈现于当下观众面前。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