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豫剧大师常香玉为何在临终前收回继孙

豫剧起源于中原地区,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逐步形成了自己铿锵大气、韵味醇美、抑扬有度和行腔酣畅的特点,与京剧、越剧、黄梅戏和评剧并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还被西方世界赞誉为“东方咏叹调”。

在豫剧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常香玉和小香玉这对祖孙。喜欢历史的朋友可能会发问:这对祖孙之间究竟有何恩恩怨怨呢?常香玉的临终遗嘱为何要坚持收回“小香玉”的艺名?

事实上,常香玉和小香玉是属于没有血缘关系的祖孙,因为小香玉的亲爷爷离婚后续娶了常香玉,二人才有了这层祖孙关系。

今天,我们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还原历史,讲述常香玉和小香玉这祖孙二人的传奇世界。

常香玉(年9月——年6月),原名张妙玲,河南省巩义市人,著名的爱国者和艺术家,被评为“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除了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她还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和河南豫剧院院长等职,成功当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张妙玲出生于20世纪初,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和民不聊生的黑暗时期,其父张福仙只是一个食不果腹的放羊娃,因为丢失地主家的羊羔而逃往城市避难。期间,他在乡野戏班打零工,渐渐学到了一些粗浅的唱功和唱腔。

年9月15日,张福仙的女儿出生了,取名为张妙玲。在那个一贫如洗的家中,他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教孩子唱戏,尽管属于遭人冷眼的下九流,可为了吃口饱饭也只得如此。

按照当地的习俗,女娃到了八九岁时就能嫁给地主家做童养媳了。可是,张福仙却格外疼惜自己的女儿,即便忍饥挨饿也不同意,任凭谁来劝说都不行。据《戏比天大——常香玉回忆录》记载:

大姑劝阻父亲不成就气鼓鼓地走了,走出大门还撂下一句话:“从今天起,我不是你姐姐,你不是我兄弟,咱们一刀两断!”

由于戏子的社会地位低贱,自然受到了所有人的歧视,就连同族的族长和老辈都坚决反对女子学戏。无奈之下,张福仙向当年在戏班时的拜把兄弟常会庆求助,让女儿拜他为干爹并且更名为“常香玉”。

脱离张氏一族后,常香玉转头就拜张福仙为“师傅”,从此开始跟着他学戏。戏曲科班有句俗语叫作“戏是苦虫,不打不成”,她在成名后还心有余悸地回忆幼年被责打的情形。

年6月,常香玉和往常一样跟随父亲串台唱戏演配角,当时上演的剧目是《铡美案》。当开场后,饰演秦香莲儿子的那个小演员却突然晕倒了,班主情急之下让她“救火”出演,结果却是一鸣惊人,从此开始跟随剧团演出。

年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由此开始。为了鼓舞全体国人的士气,为了体现自己誓死抗战的决心,蒋介石代表国民政府发表了著名的“庐山谈话”:

战端一开,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有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只有牺牲到底,只有抗战到底,才能赢得最后胜利!

国民政府虽然在正面战场进行了比较积极的抵抗,但依然难以挽回颓势。到了年春,日军不断扩大侵华战果,土肥原贤二率领的第14师团已经突进到河南的兰考和罗王一带,完全阻断了陇海铁路。

为了实现主力西撤,中国军队在开封以东地区发起攻势,终于暂时恢复了陇海线的畅通。不过,任谁都能看得出来,开封和郑州等地已经岌岌可危,被日军攻陷只是时间问题。

伴随着国军的西撤,河南的百姓也踏上了漫漫逃亡路,具体场景可以通过《》自行脑补。在这些难民中间,就包含着常香玉和她的父亲,最终来到西安后才停歇下来。

面对日寇的侵略,陕西各地也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和募捐义演。从此以后,常香玉成为了义演的积极分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宣讲抗日,同时不断为前线士兵捐赠药品和衣物。

国危至此,仍然会出现不和谐的因素。一次,常香玉在宝鸡进行义演时,遭到了当地恶霸的刁难和侮辱,她在情急之下竟然吞金自杀,医院抢救才缓了过来。

在常香玉住院期间,她的人生和命运也随即发生了改变。作为铁杆戏迷,一个名叫陈宪章的青年经常过来看望,还向她介绍当前的抗日形势,鼓励她尽快振作起来报效国家。

陈宪章出生于年,是毕业于洛阳师范大学的进步青年。只不过,他的感情经历有些复杂,除了有过一段封建包办的婚姻以外,此时的第二段婚姻还尚未终结。

得知此事,张福仙坚决反对女儿和陈宪章交往,认为这是非常不光彩的事。不过,外表柔弱但却内心执拗的常香玉却异常坚决,还与恋人私奔到外地秘密结婚了。

婚后,为了支持妻子的戏剧事业,陈宪章不惜辞去小学校长和团书记的职务,过上了“妇唱夫随”的生活。从此以后,他甘心退居幕后进行创作,专心照顾妻子的生活起居,成为了工作和生活上的伴侣。

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终于低下了自己罪恶的头颅,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包括常香玉在内的爱国人士都迫切希望停止战争和恢复建设。

为了实现真正的和平,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从延安飞抵陪都重庆与蒋介石进行“重庆谈判”。到了年6月26日,国民党终于撕毁了墨迹未干的“双十协定”,以全面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全面内战就此爆发。

年,常香玉和陈宪章在西安创办了“香玉豫剧学校”,招收了大量从河南逃荒而来的贫苦孩子。后来,这些孩子中的相当一部分都成为了豫剧事业的接班人,没有枉费他们的心血。

新中国成立后,文艺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豫剧也走出了河南成为全国的著名戏种。而且,她还对多个剧种进行兼容并蓄,开创了豫剧中最著名的“常派唱腔”,更被人誉为“豫剧皇后”。

年10月,面对朝鲜局势的变化,毛主席做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决定,准备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常香玉得知,志愿军在没有空军掩护的情况下英勇作战,于是暗暗决定用义演的方式筹资捐献飞机。

面对周围人的质疑,常香玉没有宣扬此事,只是默默向银行开设了专用的账户专款专用,还将自己多年来的金银首饰全都变卖作为启动资金。

年8月,常香玉带领着自己的香玉剧社浩浩荡荡出发了,从西安拉开了自己全国义演的序幕。之后,又到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和长沙这六个城市的县乡村镇巡演,取得了巨大反响。

在全国义演期间,常香玉最受观众喜爱的曲目莫过于《花木兰》,俨然成为了她的代表作。这首曲目是陈宪章根据京剧《花木兰》改编而来的,尝试了许多新颖的唱腔和唱法,引得全国上下都为之着迷。

通过近一年的义演,常香玉共举行了多场演出,光在河南郑州一地就筹得了5亿元旧币。最终,她将所有款项共计15.2亿元都全部打入了专用账户,向苏联购置了一架米格-15战斗机捐献给志愿军。

这次壮举,终于引起了毛主席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2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