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声芬飞
越剧的流派,犹如一朵朵绚丽夺目的奇葩,争奇斗艳,装点着越苑的满园春色,使人们为之倾倒、为之陶醉。人们喜爱越剧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越剧具有一批独树一帜的流派,观众中有许多人对某一流派特别喜爱和欣赏,甚至到了入迷的程度。这说明流派具有不同寻常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观众认定的就是演员个人唱演风格这个“品牌”!同时,从理论上讲,流派又是一个剧种成熟的标志,而流派艺术中的流派唱腔,更是剧种声腔是否丰富、是否成熟的标志。
但是,从这次越美中华汇演到现在的总体情况来着,越剧的流派艺术传承状况令人担忧,不少选手在表演和整体气质、整体风格上,没有表现出流派的特点。更遭观众诟病的是,一些选手自诩为是某派的传人,然而其唱出来的音色、音域发声、吐字、润腔、小腔处理,力度、分、节奏掌握等诸方面并没有体现出某派的特点特色。此外,初赛、复赛中充斥着许多所谓的“新腔”,这些“新腔”都不是演员的“创腔”,而都是作曲者的创作,演员只是按谱演唱。此类作品,往往少有流派特色,甚至连流派的起腔、落调等特征音调和惯用腔格都没有了,以致于连许多老观众都直呼听不出唱的是什么流派。这种作品,既不能传承流派艺术,也不能体现演员个人的唱腔特色,更无助于演员个认风格的形成。长此以往,非但演员永远不会自己创腔,连宗师们创立的流派艺术经典都传承不下来,那是倒退!还谈何创新、发展和繁荣?恐怕到会失去大批的观众吧?
—END—
本文由雪声芬飞授权发布
图片选自张钢乐戏曲摄影作品
本期编辑:东方笑
?官方
?投稿邮箱:iyuej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