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电影红楼梦中令人感叹的一个细节

北京中科专家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92.html
近些年来,影视剧的发展可谓鼎盛,但真正的用心之作,又可谓凤毛麟角。这恐怕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所有行业的发展一样,急功近利的心理在作祟。从演员到制作,能真正用心、本着做一件艺术品的心理做事的人,恐怕少之又少了。现在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艺术方面,叫喊着传承的人越来越多了。可是很多身在其中的人其实并不知道,传承文化也好,传承艺术也罢,其实归根结底,是要从传承前辈们的精神与态度开始的。近日重新看了一遍年拍摄的越剧电影《红楼梦》,这是两位越剧大师徐玉兰与王文娟的代表作。其中有一个细节是我以前没有注意过的,就是宝玉来到潇湘馆找黛玉,发现黛玉在院子里弹琴,于是偷偷躲在竹林后面听她弹完整个曲子。两位大师的表演自不必说,虽然没有一句话,但眼神里都是人物。在这里我要说的是黛玉弹琴。以前没有留意过这个是因为自己不会弹古琴,可是自从学会了古琴,了解了古琴,每次只要影视剧里有弹古琴的情节,便会不由自主的留意一下。这一留意便了不得,影视剧粗制滥造的本性一下子便现了原型。别说弹琴了,能把古琴摆放正确的都几乎没有。有左右放反的,有位置不对的,就差把古琴抱起来当吉他玩了!好不容易有摆放正确的吧,演员又在旁边各种扭捏作态、搔首弄姿,动作夸张的就像弹钢琴。有时候就很纳闷,这些演员也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就算剧组请不起一个老师指导一下,自己是不是也应该站在维护自己形象的立场上,稍稍去做一些功课呢!这一点真得好好跟前辈们学习学习。年拍摄的这部越剧电影《红楼梦》,是一部戏曲电影。徐玉兰和王文娟也是两位戏曲演员。戏曲原本是舞台上的艺术,中国的戏曲又讲究虚拟的美。所以戏曲演员的表演更不用表现出真实,只要做动作,只要能极尽的表现舞台和人物的美感就可以了。可是即便是这样的前提,即便是舞台上虚拟惯了的戏曲演员,在拍摄这部电影时,仍旧做了不少的功课。短短的两分钟黛玉弹琴的情节,就可以看出为什么她们可以被称为大师了。我不知道现实中的王文娟老师是不是真的会弹古琴,因为她真的骗到我了。一首《梅花三弄》弹出了黛玉的清高与孤傲,尽管我知道这有可能是后期配音的,但王文娟的每一个动作、表情以及弹奏指法,都精准到位。就算现实中她不会弹琴,那么也一定是用心请教了古琴老师,仔细揣摩过很多遍才演绎出来的。这才是真正的表演,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这才是真正的良心之作。这样的态度和精神,怎么可能出不来精品,有这样的态度和精神,又何愁成不了大师呢!再反观我们现在的影视剧,演员片酬动辄上亿,制作方就不能花一点点费用去请教请教专业的人士吗?演员拿着巨额报酬,就不能在专业上精益求精、在态度上严谨一些吗?如此敷衍了事,如何对得起那高额的费用,如何对得起喜爱自己的观众呢?文化传承,艺术传承,首先传承的是人。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前辈们的认真精神和钻研的态度,才是我们最应该继承和发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