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电影《红楼梦》剧照
年,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一个很重要标志是对“文革”中被禁锢的文化产品的解放,这其中,对大量“文革”前拍摄电影的解禁,成为重新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一项重要决策。这一年的秋天的某一日,当时只有16岁的我在生产队劳动时,听人家说开化县城的电影院正在放映越剧戏曲片《红楼梦》,现在我们知道越剧戏曲片《红楼梦》是年大陆与香港合拍的电影,在当时我们这个偏僻的山村几乎无人观看过这个电影,这个喜迅很好在整个村子里传开了。众所周知文革期间我们所能看到的电影除了战争片就是那八大京剧样板戏,虽说这些电影也很精彩,但题材比较单调看的太多也会有些厌倦感。电影《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箸之一,国人对它的熟知度很高。这个越剧戏曲片《红楼梦》的上映,无疑如同一个惊雷,尤其是对年轻人反响很大。在那个年月对许多的乡下人而言,这部戏曲片或许是人们第一次观看的国产爱情片,因此大家纷纷表示要抽出时间尽快去开化县城观看电影《红楼梦》。
电影上映的头两天,应该是居住在县城以及距县城较近的人先看。我们村里只有极少数城里有亲戚人或有门路的人去开化县城看了电影《红楼梦》,他们这些先看过电影《红楼梦》的人回村后津津乐道称《红楼梦》电影情节是如何的精彩,越剧唱腔是如此婉转动听,更令人称奇的是而电影中的姑娘们一个比一个漂亮,尤其是林黛玉更是貌若天仙。不过从他们的口气中得知电影票是非常地紧张,听了他们绘声绘色的描述,更加激起了人们去县城观看《红楼梦》电影的欲望,我也一样恨不得早一点去县城电影院看看影片中的“林黛玉”的芳容。
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剧照直到开化县城《红楼梦》上映后的第三天的早上,我便迫不及待地随二十几位本村的人一起步行去开化县城观看电影《红楼梦》。尽管那时我村里早已通了客车,票价是本村到开化县城每趟0.55元,但很少有人能坐的起车。当时我村子走山路小道到开化县城20公里左右的路。我们一行人步行了四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开化县城,只见街道上的人明显比平时多的多。此时也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大家一道在拥挤的开化大兴饭店,各自花了一角钱吃了一大碗光面后,继而到了开化的电影院,但见影院门口人山人海,卖瓜子的,卖甘蔗的的声音不绝于耳,令我想不到的是影院那个熟悉的售票窗口上方,早就挂上了当日电影票售完的醒目告示。大家失望之极,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在电影院门口等待买退票。不久又听人说同城的从不放映电影的开化剧院也在放映《红楼梦》,可见当时的电影《红楼梦》轰动的盛况。于是我们也赶至开化剧院,然而开化剧院情况也与电影院差不多,同样是人头攒动。同样也是票已售完。大家在剧院和电影院之间来回奔走,以求能买到退票,然而无论是影院还是剧院门口都挤满与我们一样在等待退票的人群,从中午开始直到夜暮降临只有少数幸运儿买到了退票,而大多数人还是两手空空。我当时觉得当日看《红楼梦》已是无望,心中难免沮丧。这时大部分的同村人只能选择打道回府。
戏曲片电影《红楼梦》剧照此时我还有另外同村的五个人仍不甘心,期待着开化剧院晚九时的当日的最后一场电影的退票。六个人一起守在剧院门口等待奇迹的出现,有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电影已放映了一小会我们即将要回家之时,终于从一位急匆匆走来的男子的手上买到了六张退票,这位中年男子称本来这些票是留给乡下的亲戚的,在当时拿到退票时真是百感交集,为了买这张一角钱的电影票足足花了十个小时。
我们一行六人高兴地在开化剧院的最后一排最边上的位子,观看完戏曲片《红楼梦》已是午夜的十二时多了,当我们从闷热的剧场出来时,觉得外面特别地凉快。当时大家都感到饥肠辘辘,然而那时开化县城的店辅早已关门,无奈只能饿着肚子往家中方向行走,一路上大家兴致勃勃地议论起电影《红楼梦》,毫无倦意,大家一致认为电影里的林黛玉是以往所观看的所有电影女演员中是最好看的。大家一路上不管是饿了还是渴了,喝些山边的泉水而腹中就有饱胀感,等我们行至村庄此时东方已发白。正巧村口的小河上有人在抓鱼(那时候河里经常有人毒鱼),于是我们又欢快地加入到抓鱼的行例,吃过早饭,照样参加了生产队的劳动。年轻时真好!至此离我们出发去开化县城看电影足足有一整天了。花了一天一夜时间,步行近百里的路程只是为了看场电影,这种行为对现在人来说真是不可思议。其实我们村距开化还不算远的,我相信在这一年会有更远的乡里人为看电影来回行走一百公里的人。之后的几天里村子里还有更多的人陆陆续续地也步行去开化县城观看《红楼梦》电影。具资料显示,当年越剧戏曲片《红楼梦》全国的观看人数为惊人的12亿/次,另外同年还有一部日本电影《望乡》在我们那儿上映时也引起极大的轰动。同样引起更大轰动的电影是由武星李连杰主演的武打片《少林寺》。对于乡里人要想去县城看电影,依然还是步行。时光荏苒,一晃距那夜行看电影《红楼梦》的时间已过去四十多年,近日《红楼梦》中饰演林黛玉的艺术家,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林妹妹”因病去世。而饰演《少林寺》电影里武艺高强的觉远和尚的李连杰也得老态尽显,再也难有往日的风光,这真是岁月是把刀。刀刀催人老。想起当年那些看电影的日子,如今思来都是满满的甜蜜回忆。
原创:开化中村张卫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