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威涛被撩哭了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李玲玲茅威涛流泪了,还是被“撩”出来的,而且就在自己的“园子”里。国家一级演员、三度荣获梅花奖、有“越剧第一女小生”之称的茅威涛可是公认最会“撩妹”的人,发生了什么?这要从一场纪念活动说起。12月1日是越剧尹派艺术创始人尹桂芳先生的百年诞辰之日。昨天下午,茅威涛在杭州西湖边的小百花越剧场,与“猫咪”们聚在一起,以她们的方式纪念太先生。猫咪相约“大蝴蝶”,数十年钟情撩哭喵王昨天,杭州湿冷,温度低还下着雨,没裹羽绒服的人只恨穿太少。可在曙光路59号,国内第一家以地方剧种命名的小百花越剧场三楼却是一番热闹的暖相。很多人都脱下厚外套,以方便穿上一件白色的、印有特殊图案的文化衫。“这是我们的‘猫咪服’,得穿上。”在人群中,一头银发的高阿姨尤为显眼,恰巧她穿的又是红毛衣,套上白色短袖后,83岁的她,却让人想用年轻两字来形容她。“我是个铁杆老‘猫咪’,应该也是今天场内年龄最大的吧,我是从上海特意赶过来看茅毛的。”茅威涛的粉丝有个共同的名字──“猫咪”(音同茅迷),她们亲昵地喊茅威涛为“茅毛”,也有称其喵王。昨天,是粉丝自己组织到她们的茅毛耗费了18年心血打造的“大蝴蝶”来见面的,有很多人也是第一次来,“这个剧场果然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啊,等会帮我们拍几张照片。”高阿姨介绍自己是因喜欢听尹桂芳的戏而知道茅毛,第一次听到是汉宫怨,“那是年吧,当时就觉得这声音好听,以后就认定了。”高阿姨这一句认定,就是几十年,茅威涛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会她都没错过,她自己开玩笑称,一把年纪还追起星来,但女儿很支持,这次开车把她送到杭州。昨天在场的“猫咪”,每一个人背后都像高阿姨一样,有一段长情的故事。最远的有从海外赶来,这时人就在杭州的难掩油然生出的幸福感。现场有80多岁的老人,也有年轻的大一学生。每个人的故事不同,但“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是她们入“茅坑”的共性。茅威涛一袭深色长裙出现在大家面前,利落的盘发,一幅长长的耳线出挑。果然开场白提到了耳线。“我不是处女座,但却绝对的完美主义者,在上台前,我还因这耳线是前长后短好看还是左右不一好看而又退回去整理一番。亲爱的猫咪们,我觉得还是这样好,你们觉得呢?”喵王先开撩,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耳线两边不对称,一边长过肩,很有摇曳感。“猫咪”们请茅毛落座,她们要以一场对心上人的告白来撩动她们的茅毛。告白不是简单一句我爱你,她们和茅毛一样,在“传承”上做足了文章,精心策划了《遇见你,三生有幸》、《亲爱的,别来无恙》、《在一起,精彩无限》、《四十年,艺生精彩》四个篇章,从还是手抄报时的风中的芦苇,到互联网上的美丽越剧,再到移动端的秀虎雅集,粉丝聚集地的变化也是越剧身处时代之变的体现,不变的是大家对越剧的爱,对尹派的钟情。一张张老照片,一句句深情语撩动了茅威涛。“猫咪”们还邀请了茅威涛的学生们,小生魏春芳、李霄雯、张亚洲、陈丽雅、陈丽君,演唱了《胭脂·慎思》、《藏书之家·舍不得》、《沙漠王子·算命》、《二泉映月·且向泉中唱月明》、《何文秀·桑园访妻》等不同时期的尹派经典片段。还有一个特别的学生,上官婉儿,茅威涛的二次元虚拟学生,表演了一段新版《梁祝·回十八》。昨天的她们都是便装,现场没有水袖飞扬,但却越音绕梁。大招在最后,当猫咪们全场一起深情告白:“茅毛我们爱你,陪伴你,守护你,支持你”时,茅威涛起身,声音已哽咽,“你们这是一定要弄哭我啊。”还原初入尹门情景,茅毛分享“寻师之旅”“猫咪”们数十年的钟情撩哭了她们的茅毛。茅威涛也用数十年坚持的“传承情”回报她的“猫咪”们。作为尹派弟子,茅威涛从艺40年来,对新时期越剧和尹派艺术的传承和弘扬,以及越剧现代意义的赋能扩张一直身体力行,秉承匠心,弘扬传统却又勇立潮头。在活动现场,40年前在艺校学戏、初入尹门的情景被再次还原。茅威涛特别请出恩师宋普南老师,在宋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茅威涛演唱了尹派经典《浪荡子·叹钟点》。茅威涛感谢宋普南、陈东琳、金宝花、胡梦桥、汪世瑜、杨小青、张榕华等所有启蒙老师,感谢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正是因为他们,因为当年课堂上被尹门的声音深深吸引,才改变了命运,才有了今天。在尹桂芳先生诞辰周年之际,茅威涛还做了一件让自己感觉特别踏实的事,去走一遍太先生曾经走过的足迹。她享给了自己的“寻师之旅”。第一站,她去了位于福州的福建芳华越剧团,这是尹桂芳先生亲手创立,从上海援建到福建的尹派艺术重镇,凝聚着先生毕生的心血。“先生当年为什么去建芳华,为什么她走时上海的观众那么挽留,所有这些都是源于太先生的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也是我们应该传承的。”第二站,是尹桂芳先生的故乡浙江新昌小龙潭村,当年太先生从这里走出。在小龙潭村尹桂芳纪念馆,茅威涛还带来了自己的作业——她历时10年完成的《返场》CD,共收56个唱段,其中既有茅威涛新创剧目中的主要唱段,也包含了尹桂芳先生和尹小芳先生的经典唱段。这CD既是对自己从艺40年的回顾,更是献给“太先生”和越剧尹派艺术的心意。茅威涛表示这一站给她的触动最大。“我们去的那一天刚好有庙会唱戏,而且据说本来是要晚几天开的,但却提前了,当然不是因为我,因为没人提前知道我去,仿佛有一种冥冥之中的缘,我绕到后台,注视着这太先生曾经唱戏的地方,我感觉自己内心第一次触摸到了太先生传递给我的尹派艺术的基石。和我同行的多年好友说,从没见过那么放松状态的我,其实我放松是因为我踏实,感觉有一种力量在扶着我,因为我知道了尹派的基因是什么,未来应该怎么去发展,我相信自己接下来也会更坚定。”嵊州是越剧的娘家,也是所有越剧人的娘家。在孕育女子越剧的古村落施家岙,兴奋的茅威涛用越剧赋子唱了一段《白牡丹》,还用呤哦老调唱了一段《何文秀·桑园访妻》的“路遇大姐得音讯”。当年越剧姐妹们就是从这里出发,闯荡大上海,亲身演绎和成就了越剧的百年传奇,让茅威涛觉得无比亲切。最后一站,茅威涛造访了位于上海淮海西路的尹桂芳故居,拜谒了先生长眠的上海嘉定松鹤园。为什么要进行一次一个人的寻师之旅?茅威涛说:“我受惠于当年太先生和尹小芳先生的教授,身上有二分之一血统的尹派DNA,这是我的幸运,但越剧的下一代们,都已经没有机会亲眼看到前辈的表演和演唱。我希望给自己一个交代,把我看到过的,听到过的都留下来,让尹派艺术继续传承下去。”如果艺术随人,四十不惑,那么茅威涛和“猫咪”们,对越剧、对尹派的爱恰值盛年,醇厚温润,成熟而理性。在现场,茅威涛饱含深情诵读了自己致观众的一封信。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喵……)感谢你们的到来,感谢你们以这样一种方式,走进我的艺术人生。感谢“水中的芦苇”、“美丽越剧”、“秀虎雅集”和“天天党人”,在我不同的人生阶段,用你们特殊的方式解读着我的艺术。还有很多我未曾相识,却一直支持我的朋友们,每每在谢幕时分,遥望着台下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不愿错过我每一场演出的你们,我,由衷地感动!由心的感恩!四十年来我对越剧舞台无怨无悔地坚守,离不开你们日复一日的忠实守候。师承尹门,平静婉转而包容万千的尹派旋律,一向缠绵温存,一直暖到人心深处。但是,在那温暖之内,更可贵的,是一份太先生特有的、对于生命深深地热爱与悲悯。从艺四十年之际,重走寻尹之路,我才豁然明朗,原来,我这历尽一生,探寻尹派精神的过程,恰恰也是我自己追随内心归宿的旅程。我所理解的越剧女小生,是被女性的内心赋予了理想幻象的艺术人格,我期待自己所塑造的男性形象,既勾勒梦幻,又折射现实,方寸之间,铸造一梦,能够短暂地为观剧人化解那些现实之中难以回避的生命创痛。有位猫迷的先生是个诗人,曾经写过一首带有玩笑意味的诗,他这样写道:“流浪越剧的孩子,患有一种需要秘方治疗的心理疾病,叫作茅病……其实药方非常简单,赶紧找到那个茅病不大的人,以茅毛的音调唱一声:日落回家……”笑过之后,我也会突发奇想,大概,凡是欣赏我的观众,都是我的同道中人,我们共患的这场“茅病”,并非失去理智的头脑发热,而是具备相似梦想的人们,心底里对于美和爱的一致向往,以及执着于诗意人生的共同追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对,世界那么大,我们都不能放弃梦想!今后,我还会继续寻找那些令我心动的理想男性的形象,与观众们一起,来共同守望这份属于我们越剧女性世界特别的幻想与浪漫。人生不仅仅是眼前的苟且,还需要诗和远方;诗和远方之外,我们也还需要舞台上不断创造美丽梦想的越剧女小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