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王文娟为浙江小百花的洪瑛写了一篇文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马黎综合8月6日凌晨,著名越剧表演艺医院逝世,享年95岁。王文娟有很多弟子,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洪瑛就是其中一位。(王文娟、尹桂芳辅导小百花洪瑛、钱爱玉、茅威涛等年)她对小时新闻记者说,学越剧,就是因为听过王文娟老师的戏,对王老师崇拜得不得了。“后来我被派到王文娟老师家去学戏。”洪瑛说,当时激动得不行,因为不仅跟着学戏,居然住在偶像家里。到王文娟家的第一顿饭,她几乎没吃什么,就光顾着看偶像了,边看心里边琢磨,原来林黛玉是这么吃饭的呀。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档案室保留着一张当时洪瑛拜师王文娟的照片,沈祖安先生在一旁见证——洪瑛拜师王文娟,沈祖安见证。左起:郭小男、沈祖安、王文娟、洪瑛、茅威涛初进“小百花”,她演茅威涛的“妻子”,后来更多的时候演的是她的长辈,走进《大观园》,洪瑛是王熙凤,茅毛是贾宝玉,《陆游与唐琬》中她们是一对母子,《藏书之家》里成了继母和二少爷。洪瑛常开玩笑,她整个儿属于提前进入“老年期”。每次上场前,洪瑛站在条幕边,常常想起着王老师赠送给她的两句话:艺术无捷径,贵在勤奋。越剧百年,王文娟给洪瑛写了一篇文章:《我眼中的洪瑛》。我和洪瑛很早就认识了,后来她进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并成为主要花旦演员,主演了《汉宫怨》、《相思曲》等戏,得到观众的好评,也得了一些奖。洪瑛的嗓音条件好人也很聪明。我辅导过她的“葬花”和“焚稿”。在教戏过程中,她的认真和用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勤奋和敬业对一个演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洪瑛在舞台上基本走的是青衣路子,像《琵琶记》里的赵五娘就是一个典型的“悲旦”角色。但她并不是单纯地演人物的逆来顺受,让观众一味只觉得可怜,她是有刚烈的一面,比如相府重逢那场戏赵五娘有大段的唱,从自怜的哀叹到悲愤的指责,层层推进,将人物的悲剧命运和贞烈节孝的品性血肉分明地呈现在了观众的面前。我看这一场戏的时候,也觉得很感动。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赵五娘,她演正旦也很出色,同样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比如在《陆游与唐琬》里扮演陆游的母亲这个人物一般给观众的印象都是比较凶的,是一个破坏儿子婚姻的恶婆婆。但是洪瑛在表演的时候,不单单从这个传统的概念出发,而是从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和爱出发。这样更能唤起观众的感情,有的观众说看了以后想恨又恨不起来这就体现出人物的丰富性了。洪瑛在舞台比较大气,戏路也比较宽,闺门旦、青衣、正旦、人物的属性不同表演的程式、心理的掌握等等都会不同,应该说,她都能很好地把握住这些不同类型的角色。年洪瑛举办了个人专场,这是她从艺27年来的一次艺术总结。我也去看了觉得还是蛮成功的。这个专场充分展示了她善于塑造各种人物的艺术特长,其中还有一些比较难得的角色,比如《乌龙院杀惜》中的阎惜娇,这个角色属于“泼旦”一路,这对演惯“青衣”的演员来说,也是一种考验。而且这个戏是从京剧里移植过来的京戏已经演的很有名了。我们越剧是以抒情柔美见长的象这样“硬”的戏不多,所以要移植过来演也是不容易的。洪瑛塑造的这个人物还是比较立体的,不光有妖冶、刁钻、泼辣的一面,也有封建社会下不甘沦为玩物的弱女子愤懑抗争的一面,使这个人物显得既可恨又可怜。演员在舞台上要表现不同的角色,离不开平时的基本功。要善于观察,观察周围的人、观察其他演员等等再分析、化解到人物身上。洪瑛在别的演员发高烧生病的时候,能够立即就顶上,说明她平时就注意别人的角色,而且能熟记于心,这也是和她平时的积累分不开的是一种应变能力。而且作为一个演员,不论大角色还是小角色,都能欣然接受并胜任,是比较难得的。今年是越剧诞生一百周年越剧能从小山村走到今天离不开一代代演员的努力和探索。洪瑛作为今天的承上启下的一代演员,能够在学习、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很好。希望她今后继续努力,在舞台上创造出更多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物。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