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甬剧唱腔改编成曲牌体现代甬剧柔石桥

江南游报融媒体9月5日宁波电(记者陈冲通讯员房炜编辑江南)“好戏不怕千锤砸”经过2个多月的精雕细琢,由宁波市演艺集团出品,宁波市甬剧团演绎的现代甬剧《柔石桥》于9月5日晚在天然舞台正式首演。

该剧以浙江宁海籍作家、革命家柔石的真实事迹为素材进行创作,以倒叙的视角,从主人公柔石在弥留之际发出的生命追问开始,讲述了生活在小县城里的文学青年柔石在一次次背井离乡,徘徊于象征着“现实”与“理想”的柔石桥两头,最终义无反顾地投入文学革命洪流,以生命为代价捍卫信仰的故事。

在日前的宁波市委文化工作会议暨打造全国文明典范之都推进大会发布的年度系列重大文化项目中,甬剧《柔石桥》入选“十大文化精品项目”,传统艺术如何破局出圈,从而焕发新的生命力,也备受甬城市民和广大剧迷的瞩目。

戏曲要革新,唱腔是关键。其实在今年6月,甬剧《柔石桥》就进行了一次试验。在综合了浙江省内外戏曲专家的建议,以及观众观赏需求后,《柔石桥》在二度创作中,特邀了对甬剧深有研究的国家一级作曲谈声贤老师,将甬剧原有的滩簧说唱式唱腔,完全改编成了曲牌体。

在剧中第六场,这一颠覆性的改革被发挥到了极致。“为什么山河破碎无人问?为什么满目疮痍无人见?为什么七尺男儿空无用?为什么生而为人行路艰……”由苏醒饰演的柔石双手带着镣铐在审判台边述说身世,连连发问“为什么”,90多个短句,多个字,连唱12分钟,可谓酣畅淋漓,一气呵成。

这一长工段唱腔运用了清板、快板、慢板、叠板等很多板式,拉紧了剧情的走向,渲染了气氛,高潮跌宕,将演员的功底展露无遗。这一番演绎掌声和叫好声如暴风雨般掠过剧场观众席,如浪似潮,台上台下,心心相连,融汇着一种同仇敌忾的爱国情怀,热情拉满,牢牢锁住现场观众的心。

听觉上的盛宴如排山倒海般袭来,视觉上,舞台中摆放着的“柔石桥”直奔主题,吸睛瞩目,将观众心目中虚拟的“桥”直接具象化,舞美简约大气,灯光适时渲染,顿时让人陷入思考,产生了无限遐想。这种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也是主创团队解读“当代甬剧青春发展”的创新之举。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创排之初,甬剧《柔石桥》便定下了“让戏曲和青春热情拥抱、让年轻观众聚焦甬剧、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的创排目标。该剧整合了长三角地区的新生代主创力量,由宁波市演艺集团青年编剧马凌姗撰写剧本,特邀上海越剧院青年导演吴佳斯进行导演。宁波市甬剧团发挥青年人才优势,“浙江戏剧奖·金桂表演奖”获得者苏醒饰演柔石,国家一级演员郑健、优秀青年演员沈超等分饰重要角色,甬剧第九代传承人张尤佳和李梦凡在剧中分别出演柔石的妻子吴素瑛和柔石的战友冯铿,整个舞台青春的呈现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

据悉,9月6日晚,甬剧《柔石桥》还将在天然舞台再演一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