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积累中国戏曲五大剧种

一、京剧

京剧有“国剧”之称,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它形成于清朝时期的北京,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已有年历史。它的表演艺术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经典剧目有《智取威虎山》、《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

二、越剧

越剧,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发源于浙江嵊州(嵊县),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三、黄梅戏

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也是与徽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代表性的剧目如《牛郎织女》《天仙配》等。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

四、评剧

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鼎盛时期除个别省份外几乎都有评剧院团。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年前后形成于唐山,称“唐山落子”,年改称今名。《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

五、豫剧

豫剧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发展,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经典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大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往期精彩回顾

俗语、诗句中的物理化学知识

中国古代十大军师丨这些文化典故哪个你不知道?

中国十大吉祥植物

西方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代表作丨七大生活常识大解密!丨担保物权丨水果分寒热,千万别吃错丨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丨中国八大古都丨90个中国文化典故|天通一号03星发射成功丨俗语、诗句中的物理化学

30例出自唐诗的成语丨中国寄生植物

·END·

长按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