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梅戏戏迷协会组织黄梅戏文艺汇演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地址 http://www.jydxy.com/m/

在春和景明的美好时节,武汉市黄梅戏戏迷协会携手武汉明辰校车服务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一场“黄梅戏文艺汇演”。来自武汉各区的黄梅戏民间班社、草根演员登上蔡甸花博汇古戏台,演绎黄梅戏的经典作品。

据武汉市黄梅戏戏迷协会名誉会长夏俊介绍,本次汇演旨在推进黄梅戏艺术传承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文艺汇演在优美动听的黄梅戏歌《荷花韵》中拉开帷幕。随后武汉市黄梅戏戏迷协会的演员们为观众送上了20个具有浓郁黄梅戏风格的文艺节目,有经典折子戏《对花》、《洪湖水浪打浪》、《牡丹亭》、《夫妻观灯》等经典唱段,精彩的表演获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据武汉明辰校车服务有限公司蔡甸公司总经理倪贤社介绍,本次汇演是武汉明辰校车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精心准备的一次献礼,希望以弘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方式,唱响新时代主旋律,庆贺建党百年华诞。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汉市黄梅戏戏迷协会名誉会长夏俊向媒体介绍,武汉市黄梅戏戏迷协会于年4月正式成立,历经六年,现有会员余人,团队组织十一个。

几年来,该协会演出累计场(次)。年获得湖北省广播电视台的“千佛手银杯”奖,年获“雪珂杯金奖”,年获“全国戏迷嘉年华组织奖”,全国戏迷嘉年华“十佳”称号,年协会参加香港中外中老年演出大赛,荣获“最佳编导奖”,荣获第五届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节首届戏曲体操比赛“优秀奖”,年荣获全国戏迷嘉年华“二十强剧社”和“优秀演出奖”,中国湖北戏迷文化节大赛“十佳票房”奖。

协会每年还有计划的安排会员学习和参加各类演出活动,请全国知名黄梅戏老师龙宝玲公益课堂来汉授课,请专业剧院老师冯志刚和沈海燕及田春风老师授课,通过学习,提高了戏迷们的演唱水平。

截止目前,该协会成功举办了两届戏迷唱腔比赛,均取得良好效果。唱腔比赛协会特别邀请了黄梅戏名演员冯志刚,段秋平,吴进良,田春风,石静等老师作为评委,给予戏迷朋友们很大的鼓励和帮助。还组织会员赴安庆、合肥、九江、九华山,黄梅县,黄冈等地学习和交流。

名誉会长夏俊充满感激地表示,协会的成长先后得到了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张辉院长、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程丞老师等多位文艺界专家、学者的鼎立支持。

据介绍,该协会还积极参加湖北卫视和湖北经视台的大型节目“戏码头”活动:如送戏到地铁;戏曲进校园等。协会及下属团队始终以服务基层为宗旨,经常到社区,养老院举行公益演出。(完)

作者:刘友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