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文旅三喜临门浦东建立长三角公

浦江东岸的民生艺术码头,迎来了长三角文旅业界的“三喜临门”——12月18日下午,魅力长三角·上海(浦东)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产品采购大会正式启幕,“美好生活”长三角公共文化空间创新设计大赛同时颁奖。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长三角公共文化专家智库设立,长三角公共文化服务联动机制在浦东建立。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副市长陈通,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杭迎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潘敏,文旅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罗云川,市文旅局副局长程梅红,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劲松,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辛翎,新区政协副主席王正泉,市文创办副主任刘波英等出席。

长三角文旅联通平台再扩容长三角文采会创始于年,是浦东新区在全国首创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采购大会平台。它针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配送过程中存在的产品内容单一、价格弹性小、优秀产品供给不足,造成供需“孤岛”的问题,以“文旅联通长三角,服务送到家门口”为主题,搭建平台探索供需对接新机制。

本届长三角文采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打造人性化城市、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今年文采会主打“长三角”“建党百年”“数字转型”三大主题,同时克服疫情影响,加大线上展示、宣传和交易途径,增强联系服务长三角地区文艺院团、社会团体、旅游机构的作用,为长三角地区市民营造更高品质的文化生活。

52家长三角地区的公共文化机构和文艺专业院团,来到了今年的展会现场。其中既有上海沪剧院、越剧院等省市级专业院团,也有宁波演艺集团、苏州滑稽剧团等地市级文化名团,还有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等县级文艺院团。同时,南通、嘉兴、马鞍山等地的文化馆也带来了优秀的文化团队,使本届文采会成为迄今为止长三角参展主体最多、节目最丰富且最接地气的一届文采会。

宁波演艺集团带来了舞剧《花木兰》《十里红妆》等获奖作品,并与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等单位,进行长三角文艺精品剧目采购意向现场签约。宁波演艺集团党委委员、宁波市天然舞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宏伟感慨道:“如果想来上海找地方演出,过去多是依靠‘老交情’,渠道资源比较单一。而文采会则提供了一个公益性的开放平台,能让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文旅企业,获得相互交流的机会。”

此外,浙江嘉兴、江苏南通、安徽马鞍山的文化馆,与浦东的多座街镇文化中心进行“馆地共建”签约。“我们已是第三次来浦东参加文采会了!”马鞍山市文旅局党委委员、文化馆馆长陈学明表示,他们不仅是马鞍山文旅产品的“供应商”,也肩负着将长三角优秀剧目“请”回马鞍山的使命,“我已和马鞍山保利剧院的负责人沟通好:‘如果我们有相中好剧目,你们再来具体对接’。”

大会还发布了长三角公共文化服务采购的产品清单,并为历年长三角文采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颁发特别贡献奖和最佳服务奖。

全域旅游产品精彩纷呈作为浦东文化艺术节演出季的延伸,本届长三角文采会将安排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惠南分中心、北蔡文化活动中心、浦东大戏院等剧场,集中演出一批在文采会上采购的剧目,“百姓演给百姓看”,让国家级、市级院团艺术家与浦东文化团队精品演出团队同台献艺。

全市16个区文旅部门首次集中亮相,展示推介各具特色的文旅优质产品和项目。浦东的全域旅游内容也在文采会上发力,将旅游产业进行全域融合,携手各大旅游平台推出丰富的长三角旅游路线供广大游客挑选,以“旅游+文化”的方式,积极推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共融共生共兴,在更大空间创造更多旅游新产业、新业态。

今年,海昌海洋公园、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浦东图书馆等浦东的知名文旅机构,也首次加入到文采会阵容,让供给方主体有更多“被点选”和与浦东合作服务的机会。浦东图书馆与京沪两地的多家出版机构,进行了图书文化产品意向签约。“文采会就像一个文化的大聚会。大家对文化的需求与品味,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浦图加入文采会平台,也是相得益彰的。”浦东图书馆馆长曹忠透露,浦图不仅旨在扩充馆藏文献资源,还希望在文采会上寻求阅读推广活动及技术上的支持。

为了助推公共文化供给数字化转型,本届文采会专门设置了文化数字体验区,邀请上海创图科技、上海誉迪文化科技、上海建为历保科技等12家文化高新企业组团参展,通过设置VR/AR数字体验空间、设备和互动项目,给予市民耳目一新、更加便捷的文化体验,为浦东新区的文化供给提供了数字化新途径。

此外,全新改版的“文采会网上商城”平台在文采会期间登陆移动客户端,为采购代表和市民提供线上全流程浏览和采购文采会产品的平台。只需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