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察丨那些云上圈到的粉以后会走进

北京看青春痘的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06013804347065&wfr=spider&for=pc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郑梦莹

观察者说:演唱会线上看,话剧线上看,舞剧线上看……可恶的疫情动不动就来撞一下腰,演艺行业深受其苦。然而,疫情之下,舞台艺术捎给观众的那份享受,从来没有被放弃过。相反,线上的精品文艺作品和线上演出的直播,以另一种姿势,呈现出舞台艺术发展的更多可能。文化生活总是与文艺创作、文化产品彼此催生。浙江新闻客户端推出系列文化观察,与文艺界的新现象、新消费、新产品同行,撩开浮尘,辨析良莠,判断趋势,迈向未来。 

来自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近期发布的一组数据表明:2月中旬至3月中旬,全国演出取消或延期场次超场;3月下旬80%的演出停演或者延期。疫情起伏,演艺行业形势不明朗。

然而,另一种趋势越来越清晰:线上演艺乘势而起。“云演出”“云剧场”“云艺术”……不知不觉,很多人逐渐习惯拿着一部手机就能随时随地看演出的感觉,“云演出”甚至已经开始了商业化之路——一种新的文化生产和消费模式正在形成。

崔健首场视频号线上演唱会带来的狂欢

谁在“云”端沸腾?

4月15日晚,崔健首场视频号线上演唱会“继续撒点野”开唱。61岁的崔健,戴着那顶印有红色五星的帽子,还是用熟悉的腔调唱着《花房姑娘》,网友纷纷刷屏,这场大型“云”端沸腾现场,共吸引超万人观看,点赞超1.2亿。甚至在直播开始前,就已经有50多万人预约。

当然,入局试水的,绝不仅只有视频号等平台,也不只有崔健。两年多来,各类演艺机构也已经纷纷行动,通过推出线上演出提供新的观演现场,从而打破因疫情等不可控因素带来的限制。

年2月,原定在杭州大剧院上演的大型越剧《观世音》因疫情被迫取消。为了不负观众期待,在与出品方协商后,剧院组织人员,从《观世音》全剧中剪辑出时长约两小时的精华部分,在线上进行了播放,收到不错反响。

以此为起点,杭州大剧院开启了线上演艺之路。当年4月,该院与杭州爱乐乐团携手推出“回到现场”普及音乐会,在杭州之家、优酷、抖音、b站等6家网络平台同步上线,系列直播共40场,收获数百万观众。

“疫情不可预期,线下演艺活动不同程度停滞。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促使剧院剧团去寻找新的发展突破。”杭州演艺集团总经理洪见成告诉记者,从年开始,“云剧场”就成了高频词,演艺行业从业者纷纷在云端寻找“流量密码”——不尝试,就意味着少了一种可能性。

杭州大剧院图源视觉中国

“云演出”谁买单?

随着疫情常态化,“云演出”模式还在尝试着更多可能。

相对来说,线上演出具有门槛低、方便快捷等优势,对观众具有天然吸引力。演出场景悄然发生变化,消费者逐渐适应了线上观演的感觉。随着新消费习惯的逐渐养成,线上演出也慢慢从免费阶段过渡到收费阶段,开始尝试商业化模式。

去年8月,张惠妹在某平台直播间推出线上演唱会,每位观众收费30元,直播间人数最多时达到万人;此次崔健的“云”演唱会上,也引入了赞助、打赏等形式,成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