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有过万人空巷的时代。”
郜逸萍是上海沪剧院青年演员,在她学戏曲的时候,一度以为学成出来后会是那样的盛世,“很多老师们描述当年戏曲火到什么程度——为了买一张票可以把门口玻璃门挤破。”
不过,在郜逸萍学成之后,戏曲似乎已在走下坡路,“有段时间自我怀疑,戏曲前景到底如何,未来小剧种是不是都解散或者没有了。”
现在看来这份担心未必成真,在抖音直播间这样的新媒体经济中,戏曲正在找到其生存空间。
通透的打光、绚丽的特效、高清的画质,在这样的直播间里是一位有着精致妆容的年轻女孩,不过和一般主播表演的才艺不同,她唱的是戏曲。
这位主播是“越剧小生郑蒙蒙”,也是杭州越剧院的戏曲演员,在抖音的粉丝近50万。
在第一财经记者点进去观看的十分钟,郑蒙蒙的直播间有超过人同时在线,她和网友聊越剧的流派、唱腔、传承,在下播前,她唱了一段越剧选段《抱孩儿》,获得了3个“花开烂漫”、1个“热气球”等抖音打赏,换算成人民币大概在元左右。
同期,第一财经记者也观看了文慧沪剧团在上海崇明区的线下演出,在当天能容纳几百人的会场中,观众席寥寥十人都是老人。
文慧沪剧团团长王慧莉告诉第一财经,此前因为疫情剧团的演出急剧减少,她们也开始在抖音和视频号线上开播,通过打赏和带货以支撑剧团的运转。
戏曲不应是“遗产”
线下的戏曲开始在线上突围求生了。
丁小蛙是上海越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也是郑蒙蒙的老师,身为毕派传承人,她一直在探索着现代越剧的创新。年,因疫情中断海外巡演后,丁小蛙在抖音直播间找到了戏曲传承的新方式。在她的影响下,年轻一代的弟子们也纷纷进驻抖音进行直播。
“年疫情突然来临,我们整个演出全部停止,待在家里很着急、焦虑。”丁小蛙表示,自己是通过学生郑蒙蒙接触到抖音的,一开始觉得自己的年龄可能不适应,觉得抖音是年轻人的天下,“学生说你可以试,我说好,就什么也不懂,拿着手机一开播,发现进来了很多人,播了一个多小时就停不下来了。”
丁小蛙表示,在直播间,观众会去了解主播,这种及时的互动和反馈对自己来说是很开心的,“完全不一样的平台,虽然下播后很累,但是觉得很快乐。”
“年轻人或许不是不喜欢戏曲,而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听到戏曲,他们需要一个契机以及载体。”丁小蛙认为,在这个意义上,抖音是新时代属于戏曲的一个第二空间的舞台。
“以前大家的刻板印象可能是戏曲是比较传统、老旧的,只有老年人才会喜欢。”抖音直播戏曲垂类运营负责人戴宏博表示,做了戏曲运营后发现并不是这样,演员中有很多年轻人,包括90后甚至00后的专业戏曲演员,观众中也有很多年轻人。
抖音此前做过一组统计,发现在抖音上90后和00后已经成为听戏主力,占总观众的52%。
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亓季松认为,戏曲在当下的传承缺少了最重要的“流量”,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