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唱段赏析,悼念越剧宗师王文娟专栏端庄

白癜风咨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白癜风咨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提到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先生,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林黛玉。

这个角色太经典了,周恩来总理在病危之际专门让人去库里调越剧《红楼梦》的拷贝,他一直在听在哼着那句唱词“质本洁来还洁去”,这是在越剧相关视频里找得到资料的。

已故越剧宗师徐玉兰先生,也是王文娟先生的搭档,她回忆道,拍完《红楼梦》自己都没看过,数年后批斗时,为了宣布罪状才放给她们看。

宝玉一出场,就说是流氓阿飞出来了,还说林黛玉是女阿飞。可是一部放完,全场掌声响起,大家都被感动了。

现在再看王文娟老师的林黛玉形象,会发现她特别端庄典雅,并没有刻意装嫩,却在质朴自然中显示出纯净来。

那时候她们是心无旁骛,据说配角都要少说看三遍《红楼梦》,主角要看五遍以上。

那份纯是认真专注,也是专业精神。

甚至可以对比一下周璇演的林黛玉,会发现周旋太过娇柔,尽管她一做表情,珠泪泫然的模样马上就把忧郁易感的人物性格显示出来。

而王文娟老师用戏曲程式化的表演,更能体现林黛玉大家闺秀的风范。《红楼梦》里脍炙人口的唱段,举不胜数,经典流传。

传唱最多,最家喻户晓的就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都有人抱怨,听得太多,《红楼梦》里还有其他好听的唱段。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一唱段广受观众喜爱。

现在来看,这一段唱既有现在稀缺的淳朴,又符合原著。

经过徐王两大宗师的演绎,生动诠释了原著,让经典形象更深入人心。

宝黛初见这一场戏,无论是原著还是越剧都是非常精彩的。

林黛玉初进贾府,还没见到贾宝玉之前,越剧里她先见了贾母和凤姐。

贾母和凤姐的唱段也是非常出名的。

先看贾母的唱段:

可怜你年幼失亲娘,

孤苦伶仃实堪伤。

又无兄弟共姐妹,

似一枝寒梅独自放。

今日里,接来娇花倚松栽;

从今后,在白头外婆怀里藏。

再看原著——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

读书时老师曾经指出“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这一句是主语省略,而且中间是置换了主语,一气呵成,读起来也觉得顺口。

这也是《红楼梦》的写作特色。

影视剧里也是照实拍,就只有戏曲舞台,用的是戏曲特殊的抒情手法,把贾母盼到了黛玉,怜惜慈爱的心情表现出来。

黛玉是她唯一的女儿留下的血脉,她们之间只有血溶于水的骨肉之情。

而且贾母这几句唱词很有艺术手法,难怪林黛玉诗情出众,敢情是遗传的。

与贾母一腔纯出自然的舐犊情深相比,王熙凤的出场就热闹显摆,也世俗市侩了起来。

之前黛玉打量四周,越剧里有一段幕后合唱:

乳燕离却旧时窠,

孤女投奔外祖母。

记住了,不可多说一句话,

不可多走一步路。

林黛玉孤身投奔异乡,免不了小心谨慎。

可是贾母一腔骨肉至亲之情,让林黛玉去掉了几分小心,一颗心才由紧张到放下,却因为王熙凤的出现,她的心又被提起来。

王熙凤在原著里也是人未至,语先到,黛玉还在心里嘀咕:“谁这么放肆?”

记得以前的小人书,就是电影截图,上面就是这么说的。

原著也是这样写的——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接下来就是一段肖像描写,而且王熙凤穿戴得非常华丽。

读书时老师就评点,贾府的媳妇哪一个不是名门望族,何必那么显摆呢!

看到后来,这才发现四大家族中就是王家的女孩子不读书。

王熙凤没有文化,但是她懂得诗文的价值,她可以说是世事洞明皆学问。

越剧中王熙凤的出场也是一段经典的唱段,金采风老师的声音也非常有辨识度。

唱词是:昨日楼头喜鹊噪,

今朝庭前贵客到。

休怪我一双凤眼痴痴瞧,

似这般美丽的人儿天下少。

哪像个老祖宗膝前的外孙女;

分明是玉天仙离了蓬莱岛。

怪不得我家的老祖宗,

在人前背后常夸耀。

只是我妹妹好命苦,

姑妈偏就去世早。

休当作粉蝶儿寄居在花丛,

这家中就是你家中。

你要吃要用把嘴唇动,

你受委屈告诉我王熙凤。

活脱就是一个当家奶奶的气势,而且还八面玲珑。

而且她的唱词对王文娟先生扮演的林黛玉是恰如其分的评价。

又是“一双凤眼痴痴瞧”,这当然多少是做出来的,却也有几分实情。

又是“玉天仙离了蓬莱岛”,她的唱词和贾母雅俗立现,她会说的就是这些俗语。

意思是林黛玉真是从未见过的好看。

王熙凤文化程度不高,可见识不俗,她会这样说,那是黛玉确有过人之处。

然后还有一句“休当作粉蝶儿寄居在花丛”,那是金尊玉贵的娇怯感。

再看王文娟先生扮演的林黛玉,平心而论,那时候她的年龄偏大,眉眼也不尽然如原著描述的。

有人根据原著的描述说林黛玉是杏眼,还是单眼皮。

王文娟先生的眼睛还是偏长的,更像凤目。

但是她一出场,就是很有规矩的样子。

这是戏曲程式化的痕迹,可恰恰是最符合原著的精髓。

提到林黛玉,谁都知道她才情出众,仙资灵秀。

但她还是非常懂规矩的大家闺秀,像她这样的出身,从小就要受闺门训,进进出出,丫鬟婆子一大堆。

她别的没有,规矩肯定是会在举手投足之间表现出来的。

原著里也提到,贾雨村早就发现女弟子林黛玉写敏字时是写缺笔,念起来也念密。因为那是亡母名讳。

她到了陌生的荣国府,肯定是礼仪为先。

所以行动之间有礼仪的规格一点也不奇怪,反而就是一种清贵之气。

别小看礼仪,孔子就说过,学者,禄在其中也。

学者必然要提笔,中国的书法很讲究规矩的,坐有坐姿,提笔有提笔的规格。

围棋也有它的礼仪。

先敬礼仪,再学技能,这就是中国文化。

而戏曲程式化的训练,恰恰也是一种礼仪。难怪表现古典美会特别到位,也是别具一格的美丽动人。

贾母与凤姐的出场仅仅是热身,马上重头戏要上演了。明天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