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9
浙江新闻客户端
实习记者谭佩璇记者王丽晴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一曲名为《钗头凤》的越剧曲段从绍兴沈园南苑内婉婉传来。
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发源于浙江,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多种特色剧种之大成,在历经了百年的变迁之后,逐渐形成了如今极具江南灵秀之气的表演艺术形式。
11月29日,驾驶着全新BMWX3从杭州出发,浙江在线汽车频道策划的“温故知新礼敬传承之旅”一路前行,经过安吉、乌镇,最后一站来到越剧的故乡——绍兴,在这里,我们游沈氏园林,听绍兴越剧,穿越现代与传统,触摸历史文化烙印……
百世流芳
越地名城感受越剧传承独特魅力
29日,全新BMWX3车队一行离开乌镇,一路南下,驱车近两个小时,探访这个被誉为越剧故乡的浙江腹地小城——绍兴。
夜幕降临后的绍兴市区、公园和广场中,乃至僻静的城市角落,时常能听到不知从哪个方向飘逸出来的越剧唱腔,那是市民们在茶余饭后的自娱自乐。年前起源于田间地垄的这一剧种,仍在愉悦、抚慰着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也被民众不离不弃地拥抱。
驾驶着全新BMWX3,我们穿越在绍兴的大街小巷,感受着这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所散发出来的文化气息。在著名的沈园,我们读到了宋代著名词作家陆游的《钗头凤》,欣赏了用越剧形式演绎的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对于绍兴人而言,越剧和《钗头凤》一样,是值得被传承而不应丢弃的故乡非遗。
作为沈园之夜《钗头凤》的当家花旦,沈红敏从16岁便开始接触越剧,从记忆尚未形成的时期起便跟着大人们一起围观戏台草班的演出,由此开始了自己对于越剧的初次接触。“乡下戏台草班的表演虽不如大剧团演绎的精美,但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曲调的优美,包括演员的服饰,都让我印象深刻。”沈红敏告诉记者,“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喜欢上了越剧,然后也离不开也不打算离开这个行业了。”
近年来,受到流行文化的冲击,越剧的发展逐渐呈现萎靡之状,越剧爱好者年龄层次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了解这一独具江南越地特色的民间戏曲文化,沈红敏如此说道,“比起以前,现在已经很难在路边上随意看到越剧的演出了,想看只能特定的时间去剧团看,但好在,街边随意哼唱的人在绍兴依旧随处可见……”
年5月,越剧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绍兴作为越剧的故乡,政府和社会开始加大对越剧的扶持力度。“就像沈园之夜的戏班子一样,原本也只是自发组建,为的是能给来参观的游客展示绍兴的当地特色戏曲,让越剧这种形式让更多的人知道。”沈红敏向我们介绍,“现在,沈园之夜的越剧演出已经被正式列为沈园景区的常规项目,每天接待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近年来,绍兴也越来越重视越剧的传承,除了在越剧传播途径和形式上更多样化,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纷纷在校本课程内加入越剧课,邀请沈园之夜或其他越剧剧团的演员前去授课,为下一代普及越剧文化,沈红敏告诉我们,“小朋友对于越剧的接受程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我一般步法、发音、唱段都会逐渐教到,很多小朋友实际上是非常喜欢我们这个艺术形式的,只需要好好培养,未来越剧的根永远不会断!”
智能互联
全新BMWX3创新多维交互新体验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