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越剧之美肥猫

一、越剧骂人都好有文化!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的,但我就是一个越剧迷啊。从小就喜欢越剧,虽然不是浙江人,不过说真的,我很喜欢越剧的那种调调!

喜欢它才子佳人的故事,喜欢它的服装带有古典美,喜欢它的唱词多是七言句,让人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厚的底蕴。越剧里面的每一句每一词,都是尽心尽力的斟酌,就连里面的互怼戏,看了以后,让人感叹一句:“骂人都好有文化!”

二、越剧基本常识

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越剧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书生小姐的故事听多了,感觉就比较俗套了。

被公认的越剧流派有十三个,即袁雪芬派、范瑞娟派、尹桂芳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戚雅仙派、王文娟派、陆锦花派、毕春芳派、张云霞派、吕瑞英派、金采风派、张桂凤派。

三、越剧的基本看法

不管是什么流派,都是越剧,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每个流派都有它自己的特别,有不同的音色,擅长的领域也有所不同。如果一部越剧只有一个流派,那这个戏就不好看了。

就像现在越剧基本上都是女子所演绎,一些小生和老生的角色,不管是扮演,还是唱腔,都带有女子的阴柔之美,男性角色缺少一种阳刚之气,缺少一些血性。戏曲中大都是柔弱书生,缺少血气方刚的大将军。

四、越剧的代表作

像《红楼梦》,以前只知道它是四大名著之一,听说其中的一些故事,但整体不太了解。

看原著,内容太多,阅读起来太困难了。看电视剧,里面女子太多了,人物关系太复杂,说话咬文嚼字的,兴趣不太大。看电影,故事情节又太短了,都不知道它讲的什么就结束了。

后来看到越剧《红楼梦》,一下就抓住我的兴趣,反反复复地看,听到一些经典唱段,还能哼唱出来。为林妹妹的遭遇感到伤心,为宝姐姐的结局感到惋惜,为宝玉的人生经历而叹息。

越剧《红楼梦》情节的编排是很巧妙的,四场戏就把宝黛感情发展的脉络说清楚了,进府和识金锁、读西厢、葬花对应的就是三个阶段,两小无猜--情窦初开--剖腹掏心,这个对于舞台演出的观众来说已经足够清楚,至少即使你没看过红楼梦,也不会有违和感。

其他几场戏,不肖种种、别琪官、笞宝玉、王熙凤献策,都是为了交代宝黛的生活环境,和宝玉在爱情之外的性格特征,这些都会对宝黛爱情的主线产生直接的影响。一切交代完毕,最后的焚稿、金玉良缘、哭灵是情感的爆发和戏的高潮。

如此精准地进行场次的选取,如此精妙的编排,情绪与情节如此地贴合,情感的发展如此的顺理成章,在越剧的剧目里已经是屈指可数,如果你不用看原著的眼光、只是用欣赏一部普通的戏剧的角度来看它,应当称得上是一个完美的剧本了。

五、越剧的发展

越剧是浙江最主要的戏剧,在短短的百年时间发展成为中国第二大戏剧,这与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的努力分不开。

但是如今的越剧在农村的红火,但是在城市看的人越来越少。这是因为越剧缺少好的剧本好的编剧,只重视对演员的培养不重视对编剧的培养有关,所以有好的演员但是天天总是演老的剧本不能排演新戏有关,这样的后果就是看越剧的人越来越少了,这无疑是可惜的,要改变先从培养编剧抓起,大力鼓励新剧本的创作,大力编排新戏这样用心培养观众和市场,也许越剧会引来第二个春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