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马黎通讯员郭楠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在壬寅虎年元宵之际,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员章益清,在央视元宵戏曲晚会的舞台上,为大家带来了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越剧新版《梁祝》经典片段《草桥结拜》。优美的旋律传遍了祖国各地,也为海外同胞带来承载着乡音乡情的礼物。值得一提的是,与茅威涛一起登台的,是首位虚拟越剧演员“上官婉儿”——从游戏虚拟世界中的越剧皮肤,到现场的全息技术的创新演绎,充分展现了其身为越剧女小生的独特魅力。两种“荣耀”的彼此照亮兼顾传统与新潮,向来是茅威涛“求新”的真实写照。年,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嵊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的指导支持下,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与王者荣耀展开越剧文化跨界合作,共同助力越剧“破圈”,使越剧走入时下更多年轻人的视线。婉儿跨次元“拜师”茅威涛,成为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一名女小生演员;而婉儿的越剧皮肤,也就此诞生。双方选择了对越剧和茅威涛都具有重要意义的《梁祝》,并根据新版《梁祝》中茅威涛饰演的梁山伯形象进行再创作——如果说新版《梁祝》是对于经典的重新演绎,那跨次元“拜师”,则是东方传统文化在网络时代的一次时尚表达。茅威涛不断追寻的目的,是想把越剧重新拉至大众视野,吸引更多年轻、陌生的目光。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增加的新粉丝队伍渐成规模,并且年龄层由“80后”过渡到“00后”。年,在越剧诞生周年时,茅威涛曾在《向未来展开的越剧》一文中提出思考:越剧在当今社会是否能有更多的文化承载?站在时代的精神高地上,如何让越剧与观众产生情感与思想的共鸣?16年后的今天来看,答案依旧是,“求新”。茅威涛曾多次表示,越剧百年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兼容并蓄、锐意进取的道路。但当谈到目前越剧发展的现状时,茅威涛坦言,越剧相较其他的地方剧种,生存得还算有声有色,但作为一个业内人,可以很不客气地讲,中国戏曲如果再这样继续发展下去,一点出路都没有。“不要去怨这个时代把你抛弃,首先,自身去反省自己,有没有做好准备迎接互联网时代。”她相信越剧艺术的特色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与其生硬的一脉贯之,不如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相结合,这样传播反而更舒服,更能真正地被大众认可。西湖之畔,蝴蝶“翩跹”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为庆贺越剧百年诞辰,重新创排了越剧《梁祝》,这段古老的爱情佳话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充分尊重经典的前提下,新版《梁祝》从更加人性、更加人文的角度补全了“梁祝”故事的发展线条和人物的情感脉络,将这个传诵多年的古老爱情故事充分年轻趣味化和现代唯美化,实现了越剧这一诞生在江南民间的剧种百年传承以来,最诗意、最浪漫、最现代的整合。该剧“以扇喻蝶”的舞台表现形式,让演员在表演中通过扇子的动作与调度带出人物的情感与戏曲的意象。同时,通过在传统戏曲程式中融入现代舞蹈语汇,使得全剧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相遇”“相识”“结拜”“分离”“诀别”“化蝶”等,以既古典又现代、既传统又时尚、既中国又世界的面貌得以呈现。一代代的越剧人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尊重经典,但不因循经典;利用现代,但不滥用现代”的原则,这只飞翔了多年的蝴蝶,在经历了一次次地蜕变之后,终于成为镌刻在艺术史上的经典。浙江是越剧之乡,也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乡,他们的爱情故事经过千百年来无数艺术家的加工润色,业已化蛹成蝶,为国人称颂。越剧是中国戏曲文化艺术的瑰宝。百越文创与“蝴蝶剧场”,作为越剧艺术的新文化象征,将坚持弘扬传统、守正创新的理念,为已历经一个多世纪风雨的越剧艺术,增添更耀眼的光彩。去年,“风华再现·百越文创首届越剧优秀剧目邀请展”的成功举办,被誉为越剧行业十年来最为盛大的一次展演活动——不仅受到了行业内外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