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三部越剧经典闯滩,浙越踏出舒适圈

图说:浙越申城演出照时隔17年,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原浙江越剧团)再度亮相上海天蟾逸夫舞台。《碧玉簪》《花中君子》《祥林嫂》,连续三天,为申城观众奉上越剧经典传统戏,以此致敬中国越剧创建周年。据悉,这也是“浙江越剧中国行”的重要一站。虽然多年未见,但上海观众不曾忘记这支“藏”于浙江“苦修内功”的剧团,首场演出《碧玉簪》反响火热,尤其是金派宗师金采风弟子裘锦媛和陆派弟子廖琪瑛的表现,给申城戏迷留下深刻印象。而今晚浙越传承复排版的《祥林嫂》以“男女合演、三代同堂”的形式进行排演,也备受期待。《碧玉簪》是越剧金派经典代表剧目,倾注了几代越剧表演艺术家的心血,其中的“洞房”“归宁”“三盖衣”“送凤冠”是脍炙人口的唱段,其艺术样式为悲喜剧,既悲得催人泪下,又喜得令人捧腹。此次演出版本是根据金采风主演的电影版原味呈现,在保留经典性的同时,也在舞台视觉上有所提升。图说:浙越申城演出照裘锦媛说,金派的《碧玉簪》至今演出22年、逾场,却是第一次登上申城的舞台。也算是圆了老师和自己的一个心愿。”当晚的演出,对裘锦媛来说更像是迟来的汇报演出:“第一次来老师(金采风)生活的城市演老师的经典戏,充满着忐忑和期待,希望能够得到戏迷的认可。”尽管在浙江的演出很是火爆,但浙越还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多的到上海表演,用浙越副院长钱可的话来说:“有饭吃,也要来闯滩!”他直言:“上海是越剧的发祥地,是越剧十姐妹和众多流派创始人的诞生地。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浙越和上海越剧院的合作也更为紧密。此番申城行,浙越怀揣着对经典、对历史的敬畏与担当,献演经典剧目,这是一次汇报,也是一次省亲,我们将向上海戏迷展现浙越风采!”(新民晚报记者朱渊)本文来源:新民晚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