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东王村中国越剧出发之地

东王村本是浙江嵊州西南的一个普通村落,因为越剧,成为近代中国戏曲史上值得纪念的地方之一。嵊州东王村越剧以唱为主,腔调婉转细腻,长于抒情,极具江南婉约风韵,因此广受百姓欢迎,被誉为中国继京剧之后的第二大剧种,也是中国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可令人难以相信的是,这个家喻户晓的剧种居然起源于嵊州这个不起眼的东王小村。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嵊州一带农民自娱自乐的方式是“田头歌唱”,因为见人唱人,见物唱物,随兴编词,田头歌唱十分接地气,善歌长舞者尤受下层百姓欢迎,并逐渐演化成有偿的“落地唱书”。年3月27日,嵊县东王村有四位落地唱书艺人,用农家四只稻桶垫底,铺上木板,在东王村香火祠堂前搭起简易草台,第一次在舞台上为当地村民演出了《十件头》、《倪凤煽茶》等曲目。他们四人根本不知道他们的这次简陋演出,因为具备了戏曲元素而成为中国越剧第一台正式演出,宣告了中国越剧(最初称“小歌班”)的诞生。随着舞台小歌班走红浙江,走红上海,走红中国,嵊州成为中国越剧发源之地,东王村也因为拥有中国第一座越剧舞台而成为越剧发源地的出发之所。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娱乐向多元化发展。传统戏曲渐渐成为小众艺术。但东王村精彩的越剧演出似乎仍在继续。现在的东王村小巧精致,连溪水也小如曲渠,清澈地绕村而过。溪旁常有树,树下有埠头,埠石上有妇人蹲着洗刷。东王村埠头入村口的那株树年龄尤大,枝干粗壮,盛如华盖,一副生气勃发的模样。树根处有青石碑,上书“越剧诞生地东王村”几字,告示游者自己进入了越剧故乡。东王村村口大树村口另有大戏台,配着木质回廊,青石围栏,一派古典园林风光。戏台回廊小村屋落有致,新旧不一。新者瓷砖满墙,不露一泥;旧者黄泥四壁,不见一砖,时空穿越感很强。东王村旧屋仍存香火祠堂也仍在,如今已为村中圣地。祠堂一角搭有露天舞台,也以稻桶为垫,一如百年前“落地唱书”升华成“戏”时的模样。同行中有宁波专业戏曲团队,见此尤为激动,纷纷上台拍照留影。那专业的舞台神情,优美的舞蹈身段,配着这稻桶草台,很让人怀疑自己是否已回到那个百年场景。香火堂稻桶草台(文/图徐雪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4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