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嵊州,有一条流淌千年的剡溪。从东晋到明清,剡溪吸引了多位文人墨客写下余首咏剡诗作。尤其在唐朝,在李白、杜甫、白居易、贺知章等大诗人的吟咏与行走之中,形成“唐诗之路”。这条经剡溪而行的“唐诗之路”,是与“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齐名的又一条中华文化古道。“唐诗之路”上的山水与文化,缺一不可。千年前,沿溪走过的诗人们,以诗歌书写秀丽山水与自我心境。而后人,则创造着另外的咏叹方式。8月26日,由越剧小镇举办的《剡溪古韵》朗诵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当天,濮存昕、陈铎、童自荣、张凯丽、茅威涛、李法曾、赵敏芬等国家级朗诵、表演艺术家,演绎了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优美诗篇。朗诵会过去的第10天,我们收到了一份意外的来信,来信全文个字,讲的内容很多,有关于越剧小镇,关于朋友,还有自己的一些故事,落款人是童自荣,上海电影译制厂著名配音演员。演出结束后,童老师一直颇有感触。他觉得,朗诵会现场“感觉好极了”,还感叹“第二篇诗作还可以再唱得尽兴一些”。在8月的最后一天,他把自己的感想,一个字一个字写了出来。然后,发给了钱江晚报。来信全文刊登如下:《越剧小镇唐诗路》很冒昧,越剧小镇唐诗路是我自说自话提出的,却是有一份祝福恭贺的愿景。浙江有个嵊州,众所周知,嵊州是越剧发源地。而在此地,有个越剧小镇,本是天经地义。且看这越剧小镇,有山有水有戏看,天天都有戏看,这样一种特色,可说全国范围独一无二。然我这次嵊州一游,开始时却是大吃了一惊,哪里会想到嵊州的剡溪,居然是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齐名的又一条中华文化古道,称为千年唐诗路,众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安石都对嵊州的剡溪情有独钟,不仅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更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伟大诗篇。当然之后想想也就释然,我未免太大惊小怪。嵊州既然有这样的好山好水,自然就会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吸引着古代的文人墨客兴致勃勃,纷至沓来。可惜我们上海滩就没有这个福份。我一向赞赏浙江的朋友们在改革开放中展现的创新能力和魄力,对人才的呵护有加,我相信朋友们在文化方面的开拓和发展亦是大刀阔斧、勇往直前的。我从事配音工作三十年。在圆我的配音梦之前,其实艺术的启蒙是来自于戏曲,特别是评弹。在退休前几年始,我很高兴陆续接触到了一些越剧艺术工作者,她们的精神境界深深打动了我,或更应说值得我好好向她们学习。那位越剧尹派创始人尹桂芳老师,在我心目中早就是了不起的越剧演员。她的艺术造诣自不待言,我尤敬重她的为人,解放前,在那样一个社会,她的人生座右铭就是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想想真是谈何容易,可惜我未能在她生前亲见过她。茅威涛和绍兴小百花的吴凤花她们,承继了前辈们的精神,都毅然树立了这样一种人生目标:永远坚守越剧阵地,永远为戏迷们活着。做人做事业做到这个份儿上,让人不敬佩也难。还有一个单仰萍,是演林黛玉的上海越剧院的当家花旦。那一年我策划音乐朗诵会,去电邀请她参与,她不讲任何条件一口答应,令我感动不已。当然,她们都是我们上译厂配音事业的热诚粉丝,想到这点,我十分欣慰。越剧小镇尚未正式开园,却已经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了。八月二十六日晚,在杭州举办的一场名为《剡溪古韵》的古乐朗诵会便是嵊州越剧小镇在文化方面的一大举措。他们的理念是对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下了直接描绘颂扬剡溪的诗作,无疑是嵊州所拥有的巨大的精神文化财富。用公益晚会方式歌颂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是情理之中的构想。我个人微不足道,然晚会花大力气请作曲家作曲为我们的朗诵伴奏,不仅让我感动也让我深深过瘾。台下观众那高神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