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色寒假作业中收获成长和欢乐浙江日报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pf.39.net/xwdt/170210/5218641.html
-02-:25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成波“做戏文,是什么?”“做戏文就是请戏班来村里演,有越剧、绍剧,那真是热闹。我们村以前也做戏文,四村八堡的人都围拢来看,晚上散场了,田畈里都是背着凳子,举着火把回家的人。”“二外婆,你慢慢讲,我来不及记啦!”“你记这些做什么?”“这是我们的寒假作业!”这是在春节假期走访中,记者记录的其中一个场景。厚厚的练习册、长长的记录条,寒假作业就是写写写算算算吗?并不是。据了解,如今很多孩子的寒假作业不再局限于各学科,而是走进乡村、走近民俗和传统文化,更加多元,更接地气,也更受孩子们喜欢。华维文澜小学以未来教育为办学理念,让孩子们适应人类社会大变革、大融合、大发展的新教育,为此,学校提出两大方向,一是培养学生探求未知的能力,二是平衡学生的心态。学校的寒假作业也别具特色,要求学生走进自然,发现、探究回味乡村田野的独特味道。让他们去走一走乡路,寻一寻乡贤,看一看乡貌,写一写乡情,说一说乡风,画一画乡韵,尝一尝乡味。“我们的根都在乡村,虽然现在城市发展日趋成熟,乡味的东西渐渐被淡化,但我们要去教孩子们把‘根’留住。”华维文澜小学校长陈伟炯介绍,文澜小学开设有一门24节气的课程,在每个节气到来的时候,让学生走进自然。比如学校有专门的麦田,让孩子们看看从播种到丰收的喜悦,把他们的感受通过文字的形式写在课程作业本上。这次的寒假作业也是关于24节气课程的一个延伸,让孩子们踏上归途的乡路,一起去看看守望家园的山冈,看看通往远方的河流。城市里过年的味道在淡化,但乡村里还保留着很多充满仪式感的过年味道,在这样的背景下,牵手回乡路成为一次很好的教育机会。“平时家长的工作也很忙,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那么牵着孩子的手一起回乡,父母或者长辈们很自然地为孩子讲解乡村的昨日与近日,说一说过去的故事,为孩子讲解民风民俗,这就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很好的参与。”陈伟炯说告诉记者,在下个学期开学的时候,学校将对学生的作业以优秀日记、绘画作品、微电影展播的方式进行展示。”民族习俗我传承、美丽乡村我“寻宝”、研学小队我行动、经典书香我品味、智慧平板我玩转、生命安全我谨记、城乡文明我践行……天香小学大队部也为大家准备了快乐充实的假期活动指导,组织少先队员们积极开展“幸福中国年,美丽乡村行”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一起度过一个健康、愉快、有意义的假期。不仅是学生带着特色寒假作业回家,部分学校给教师们也布置了寒假作业。“寒假里,让我们再次与书相遇,遇见更好的自己……”滨江小学发出《致全校教师寒假读书活动的倡议书》,号召教师在寒假“走进书店,挑选自己最喜爱的书籍;走进图书馆,找寻自己最需要的书籍;登录读书网站,阅读自己最感兴趣的书籍。每天挤出一点时间,静心阅读。”倡议书中还写到:“让我们行动起来,与朋友、同事、家人共读书。让我们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积极向家人、朋友、同事推荐好书,品评好书,在读书分享中精神愉悦。”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将开展“读专业书籍,做一个有底气的学科教师活动”,各学科教研组还将围绕所读的专业书籍开展阅读分享、教学片段设计评比、课堂研讨等特色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