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创新传播的新模式深耕互联网收割年轻粉

图为活动现场。 王刚 摄

中新网绍兴10月13日电(项菁)从浙江嵊州剡溪畔的落地唱书,到大上海的绍兴文戏,越剧走过百余个春秋。而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越剧该如何创新发展,站稳时代脚跟?专家认为,让越剧“联姻”互联网,使网民成为“越剧粉”,这对百年越剧的发展或是一个重大历史机遇。

越剧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有“第二国剧”之称。过去,群众体验越剧艺术的门槛高、难度大,种种因素让人们觉得越剧与生活有距离感。“跨界融合是目前戏曲艺术事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越剧艺术亦需应时而变,创新发展模式。”10月13日,在浙江绍兴举行的第四届中国越剧艺术节高端对话上,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艺委会主任李莉说。

图为活动现场。 项菁摄

实际上,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旧上海就应时而变,善用起“新媒体”传播方式。比如,年,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傅全香就已在电台进行“直播”;年,旧上海出品了越剧电影《祥林嫂》。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的普及,越剧的时代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广。”资深互联网从业者傅剑锋表示,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力量,越剧或可换种方式更贴近大众,为越剧注入新的活力与魅力。

图为越剧《王阳明》。 王刚摄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傅剑锋认为,视频、音频、直播等多角度、多元化的媒介是越剧可触及的传播形式,“包括中国越剧戏迷网,广播电台的爱越者,古老贴吧的忠实戏迷等,都是源源不断的越剧网络力量。”

无疑,当越剧遇上互联网,可让爱美、爱交流,又有趣“网络原住民”汲取到中华文化的精华。与此同时,要让国粹越剧深耕互联网,亦需注重用户流量,进而收割“年轻粉”。

纵观1.5亿的抖音视频日活用户与10亿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