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什么?
这个一直存在于人类文化历史当中的活动,其形态伴随文明与科技的发展不断演变。对于游戏,我们需要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重新给它下定义——特别是在疫情的大背景下,世界踏入了新一个十年的时代路口。
近期,腾讯游戏就发起了一场年度对谈。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马晓轶,知名主持人窦文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史作家马伯庸,EpicGames大中华区总经理吴灏,以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以《游戏连接的未来》为主题,对游戏的本质定义、游戏与人的关系,以及游戏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展开深入探讨。
马晓轶在对谈中就表示,“伴随技术的演进,游戏正在成为一个‘超级数字场景’,它在文化传递、公共服务、教育应用、科技创新等方面,将释放更大的价值与可能性。”
1、重新审视游戏
“有对现实的模拟、有抽象的规则、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这是马晓轶认为自古以来人类游戏活动中一些离不开的要点。无论是在石器时代人们“玩”石头,还是猫喜欢追逐网球,又或是有规则有对弈的围棋,它们当中都包含着这些要素。
“但我们不能用狭义的眼光去看待今天的游戏。”马晓轶说,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技术变革,都带来了表达方式的极大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电力的大规模使用,并随之催生了电视、电影等一系列主流的表达方式,而电子游戏正是新的信息技术带来的全新表达方式。伴随技术的演进,游戏正逐渐成为一个“超级数字场景”,其边界与想象空间也在不断被技术所拓展。
一言蔽之,“它是被技术所驱动的人类表达方式的体现,是现在人类活动中的‘超级场景’。”
与技术紧密结合的电子游戏从诞生到现在不过短短六十载,它的边界在继续被拓展,价值在继续裂变。从“超级场景”的角度来看,有能力者可以做出哪些选择,让游戏在影响未来社会上发挥出更多能量?
2、承载更多内容的超级场景
去年在全球大部分人都因疫情居家的背景下,游戏填补了人们更多的生活空间。无论是卖脱销、让人在家也能燃烧脂肪的《健身环大冒险》,还是带有对弈规则、强社交交流的《AmongUs》,越来越多人已经将游戏加入了他们的常规生活方式。
同样,因为疫情而无法举办的线下演唱会也在游戏中焕发出了一种新的形态:著名说唱歌手TravisScott现身《堡垒之夜》中,为乐迷和玩家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与游戏优势相结合,其在视效体验上更解放了无边的想象力,该线上演唱会最终吸引了超过万人同时在线观看。
吴灏表示此次游戏演唱会给了他们新的启发:那就是游戏可以作为一个平台去承载其他文化内容。
TravisScott《堡垒之夜》演唱会在虚拟与真实体验融合、实体与数字全面融合的发展过程中,游戏将作为关键场景,连接现实世界中更多的领域、功能与服务,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对于腾讯游戏来说,在前年就把品牌理念升级为“SparkMore!去发现,无限可能”的他们同样针对游戏的多元正向价值与可能性展开了更为体系和长线化的探索。
马晓轶表示:“游戏一直将最前沿的科技融入自身发展之中,随着技术的升级,游戏将具有更拟真的体验、更大的开放度,以及更低的创作门槛,进而不断展现出独特的包容性。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游戏与传统文学、戏剧以及其它艺术形式的结合。”
以已经成为中国流行文化符号之一的《王者荣耀》为例,它与敦煌研究院推出的“杨玉环遇见飞天”皮肤,有超过万玩家穿戴,而年敦煌莫高窟的全年游客量约为万人次,这是18倍于线下游客的数量。其与越剧名家茅威涛携手推出的“上官婉儿梁祝”皮肤,同样获得超过万玩家喜爱的同时,为传统戏剧注入新的活力。
《王者荣耀》“杨玉环遇见飞天”皮肤但这并不意味着游戏中的文化内容便能取代有着多年历史积淀的人类历史文化,它更灵活的作用是在于为受众打开兴趣之门,驱动他们认识、甚至主动地探索传统文化,引导年轻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