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了楚剧的诙谐欢乐
领略了昆曲的至雅极美
欣赏了京剧的韵味醇厚
您还想看什么?
可以在这里给我们留言哦
《戏码头》一定会尽量满足大家的!
今天21点20分,
舞台已搭好
水牌已挂上
角儿已就位
《戏码头》就要开场啦~
湖北卫视大型戏曲文化栏目《戏码头》第四期将聚焦“历史的天空”。
悠悠华夏五千年,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在众多千古风流的历史人物身上流传着不少脍炙人口的传奇历史故事,这些成为了中国戏曲传统剧目的创作灵感源泉。纵横捭阖的风流才子,大义大勇的侠士英雄......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在戏曲舞台上熠熠生辉,绚烂了千百年来历史的天空,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心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精彩视频请戳▼
03:45说历史,就不能不讲故事。
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中,有很多的故事都被改编成戏曲,一代代被传唱下来。
聪明绝伦的杨修、义薄云天的程婴、气壮河山的岳飞……这些人物
他们闪耀在故事中
他们传颂在戏曲间
他们活在老百姓的心里
我们打开“历史的天空”,用戏曲去讲述他们的故事。
经典文化,就是这样被传承下来。
京剧《曹操与杨修》
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新编历史京剧《曹操与杨修》诞生于年,刚一问世就“惊世骇俗”,被誉为“中国京剧现代化里程碑式的作品”。演绎曹操与杨修的两位京剧大家尚长荣、言兴朋先生在戏中塑造出来了一代经典形象。
30年后的《戏码头》的舞台上,记忆被再度唤起,来自上海京剧院的言派传人陈圣杰“十年磨一剑”,担纲传承版《曹操与杨修》,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一个狂傲不羁、又儒雅潇洒、略带沧桑的杨修,让观众领略“言味儿”的同时,又感受到一个优秀青年演员的继承与创新。
《曹操与杨修》是言派的经典,把握的难度也非常大,年少的陈圣杰是如何唱出自己的特色?您又会听出哪些味道呢?今晚《戏码头》拭耳以待......
蒲剧《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作为元杂剧中最优秀的历史剧之一,程婴舍身取义的精神,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赵氏孤儿》也被改编成京剧、豫剧、越剧、蒲剧等多个剧种。我们可能对京剧耳熟能详,但是对蒲剧的了解可能就知之甚少了。
其实蒲剧也是个很古老的剧种,约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但是近年来,随着缺少投入、教育不足等等问题,蒲剧的继承和创新面临很大的困难。
来自山西的著名蒲剧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孔向东用激昂婉转的悲腔在《戏码头》不仅成功演绎出了蒲剧经典《赵氏孤儿》,更用自己的真实故事给我们讲述了戏曲传承的艰难历程。
现实生活中,孔向东和爱人开办蒲剧学校,招收孤儿、单亲、贫困家庭的孩子,11年如一日艰难办学,只为推广传承蒲剧。讲到心酸之处,现场嘉宾和观众不禁热泪盈眶。
京剧《岳母刺字》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一曲《满江红》,一腔报国血。
几百年来,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一直是中国戏曲热门的演绎题材。
今晚的《戏码头》特邀中国青年老旦领军人物、李派传承人、来自北京京剧院的康静,演绎京剧《岳母刺字》选段。她古朴大方、韵味醇厚的唱腔博得满堂彩,所塑造的岳母形象更是感人至深。
这次康静来到武汉,也吸引了一批她的粉丝追到了《戏码头》。康静在繁忙的演出空余,一直坚持通过新媒体的社群在跟粉丝互动联系,他们在群里教学互长,传授技巧,让戏曲通过新媒体的方式传播下去。在现场,康静也和粉丝进行了现场教学互动。
也许戏曲从来不缺市场、从来不缺观众,缺的是我们对优秀文化的尊重和致敬,缺的是传承经典的毅力和决心。
弘扬文化,传承经典,《戏码头》责无旁贷。
今晚上21:20分,打开湖北卫视,
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