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刘玉涵
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渐近尾声,随着11月23日晚,越剧《第一缕阳光》在杭州剧院落下帷幕,此次参与展演的全部越剧都已与观众见面。
从开场剧目《钱塘里》到火爆全网的特邀剧目《新龙门客栈》再到《第一缕阳光》,当下越剧的发展面貌引发了专家们的思考。
11月25日上午,新时代越剧创新发展研讨会召开。全国的专家、学者和从业者齐聚一堂,一起探寻新时代越剧创新发展的新路径,以加强对越剧艺术的传承与弘扬、改革与创新,更好地增强越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研讨会上,著名戏曲导演杨小青,著名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罗怀臻和中国剧协副主席、浙江文联副主席、浙江剧协主席、梅花大奖获得者茅威涛围绕越剧的发展发表了主旨演讲。
杨小青被称为“80后”,耄耋之年依然活跃在越剧舞台的一线,不断探索创新,具有十分旺盛的创造力和艺术生命力。作为“诗化越剧”导演风格的开创者,杨小青分享了她走过的“诗化越剧”创新之路。
“太阳是在所有人的期待中升起来的,而不是哪一只公鸡叫出来的。”杨小青说,“说我是诗化越剧的开创者之一,但我很惭愧,越剧本来就是诗性的,本来就是诗化的,不能说是哪一个开创出来的。舞台艺术是一个综合艺术,一定是集体的创造。”
那么,越剧的“诗化”是如何开始的?杨小青在看过第一批小百花演出的《五女拜寿》、《汉宫怨》等剧目之后,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真的很美”,她想:如果再浪漫一点,如果像诗一样多好。“我觉得越剧应该是一首诗、一首长诗。”
杨小青主旨演讲
在越剧中引入舞蹈是杨小青坚持的特色,她回应了对这一做法的争议与误读:
我用舞蹈其实不是单纯地用舞蹈,而是用舞剧的思维,或者把舞蹈作为新时代的肢体语言的源头,来运用这些有质感、有张力的肢体。舞蹈的肢体语言有质感、有空间感,不是叙述体的语言。我感到要把舞蹈的肢体引进来,要把舞蹈的时空观念引进来。
但是这个做法后来受到了一点误解,或者说因为我没有做好而引起的一些误导。越剧界的很多戏,一些年轻的导演纯粹把舞蹈加进去,就变成了戏剧、变成了晚会,这是一个弯路,这是不对的。我不是要演唱加伴舞,不是这个做法,我是把舞蹈的空间思维运用过来,把它的自由转换、它的多义性、它的多功能,把它的空间思维带过来。
我一直坚持越剧和舞蹈的融合这一条路,现在看起来这一条路是被观众或者业界所明白的、所接纳的,我自己也觉得我没有纯粹把越剧和舞蹈混搭起来,而是融合,这对我们营造空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希望浙江小百花的创新精神能够永远继续下去,越走越好!”
罗怀臻主旨演讲
罗怀臻同样是一位一直走在创新前沿的探索者和思想者,他开创了“传统戏曲现代化”和“地方戏曲都市化”的理论与实践,一票难求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就是由罗怀臻编剧。
研讨会上,他回望了女子越剧的百年:“越剧百年,百年越女,体现的就是‘青春’二字,越女很青春,青春很任性。”并为这百年划定了青春周期:
第一个青春周期以“三花一娟”和“越剧十姊妹”为代表,都是十几岁、二十几岁的人,走出乡村、走进城市,走出广场、走进剧场,走出旧时代、走进新时代,走出传统的炫技式的戏台、走向现代的综合表演的舞台。
第一代越女在三四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和文革以后的七八十年代,前面是他们在剧场的演出,后面是剧场演出延伸出去的电影,今天很多人并没有看过几场现场的越剧演出,看过的是电影。80年代初有人看了遍《红楼梦》,这是我们第一代越女创造的奇迹,我可以说第一代越女领跑了中国地方戏50年,包括影响了京剧和昆剧表演,甚至影响了话剧的表演。
第二个越女的青春周期我认为在80年代到90年代直至新世纪以来这40年间,是以中国戏剧梅花奖的群芳谱为标志的。越剧梅花奖的群芳谱,哪一个不是叛离者?得梅花奖的剧目哪一个不是创造性的?当她们想去得梅花奖的时候,“反骨”就出现了、个性就出现了。每一位梅花奖演员的代表作都是独一无二的,第二代越女支撑了世纪转换40年间越剧的剧场和受众。
会议现场
第一代群体的标志性人物是袁雪芬老师,而第二代群体的标志性人物是茅威涛。第一代走进了剧场、第二代守望了剧场。但是近年来,剧场衰落了——不是越剧衰落了,是人类剧场衰落了,人类进入到演艺时代、进入到演播时代。
第一代越女今天已经变成了艺术的图灵,第二代越女基本上退休的差不多了,第三代越女何在?
我个人觉得非常乐观,第三代青春越女已经来到了。
真身还是肉身,源头还是嗓音,但是这个真身、这个嗓音传达出来的气质、意蕴是当下的。这样的人已经破圈了,但是围绕她们的剧目还没有诞生,这个剧目一定不仅仅在传统剧场,也不是在传统的电影院,甚至也不一定是两个小时长度的主题戏剧演出。它是什么?我们无法指导她们,但是我们希望我们可以走进她们。我觉得第三个越剧的青春周期即将到来。
她们可能是在网络、可能是在多媒体、可能是在人机交互的过程当中实现了她们海一般的流量,也可能树立起新一代的审美。特别是文旅结合的今天、国际化的今天,女子越剧是最具有商业潜质的。
我希望整个越剧界对女子越剧少一些主题性的规范,少一些传统的制约,多一点让她们像当年的袁雪芬、茅威涛一样的空间,生产出个性来,我们一起热忱地迎接越剧第三个青春季的到来。
茅威涛主旨演讲
一贯秉承越剧改革创新精神的茅威涛,近日又以一部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出圈,让越剧走进大众视野,尤其受到了年轻观众的追捧。她以《新龙门客栈》为案例,反思今天的观众需要看什么样的戏。
《新龙门客栈》火爆全网,但是茅威涛却迎来了新的忧虑:
第一,从我们不知如何分析《新龙门客栈》案例,暴露出理论学术领域的薄弱。
我注意到,那些比我们更加有生命力的主流市场,时常有专业人士热衷于做案例分析,并且往往这些讨论都是非常专业化的,是行业内部从业人员之间的探讨,这种探讨是一种相互的学习、借鉴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才能够推动行业的进步,包括他们也对失败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前几天有一家自媒体采访我,文章中他们写到《新龙门客栈》火了,越剧乃至戏曲就真的火了吗?这种火到底能够持续多久?《新龙门客栈》一票难求的同时,其他剧目整体遇冷、无人问津,戏曲大盘似乎并没有因为《新龙门客栈》的爆火而能够提振,距离戏曲真正走入市场还有很长的路。
但是《新龙门客栈》的爆火也向市场释放了一种信号,用户对戏曲仍有消费需求,只是需要以合适的内容、正确的方式,与当下用户建立连接。这是一个精细化、个体化的漫长过程,也是当下的戏曲市场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相比之下,我们自己圈内却缺少了讨论的氛围,纵观我们的评论与理论研究,更习惯在作品的内容层面,以个人的审美情趣出发评价作品的编剧、导演、演员以及作品的主题价值观。而对于市场和传播层面比较缺乏评论视角,同时,也相对会站在鼓励的角度来做出评论。
我们需要理论、评论帮助创作者们总结得失,并为后继者们留下宝贵经验。
第二,从我们不知如何利用《新龙门客栈》流量,暴露出整体运营理念的滞后。
如果这波热度真的有范围,我希望它属于《新龙门客栈》、属于越剧、属于整个传统戏曲。通过《新龙门客栈》的破圈,不光让网友们惊讶自己有一天会开始抢越剧的票,也让网友们发现原来自己的家乡也还有美丽的地方剧种。事实上,我们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越剧”,也有无数像我们一样为之坚守、为之努力的从业工作者。
所以,应该如何利用好流量和趋势呢?正如理论和评论不能只停留在艺术内容好恶的评判上,运营理念不能只停留在单一的创作作品完成演出场次。如何发现演员的魅力、如何发现剧种的美丽、如何让文化得以传播,让创作惊艳世界,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思路和意识,向别的更加成熟的行业学习借鉴。
会议现场
第三,从观众群体的新凝聚和谈论中,暴露出了主流创作作品内容的空乏。
现在很多观众不光看《新龙门客栈》,也会把越剧的其他剧目找出来看。但从反馈上来说,我发现能够真正吸引他们的剧目还是非常少,这就回到发言的主题,今天的观众需要看什么样的戏?
《新龙门客栈》不仅仅是出圈的现象,我们似乎更加应该研究,它是否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观众群体当中拥有超高评价的口碑作品。仅仅因为演员漂亮以及坤生的独特魅力才能够留得住观众吗?如何维系更持久的热度?探索所谓的营销,其实是内容被市场接纳以后,所形成的口碑爆发效应,而非只是炒作流量而获得的现象。
《新龙门客栈》作为案例如果真的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那就是鼓励更多有才华、有担当的年轻人去创作,大胆的启用年轻人,相信他们的创造力和文化使命感。
年轻人他们或许技艺不够成熟,也缺乏足够的经验,但是他们可以捕捉到与时代最贴近的语汇,他们懂得当下观众想看什么样的戏。我们不能忽视了艺术的本质其实是创造力。
《新龙门客栈》创作举办在创作配比上是有讲究的,虽以年轻主创为核心,但是唱腔设计陈国良老师“70后”(年龄70+),以及我“60后”,都在最大程度上奉献了我们多年的从业经验,以辅助他们更好的创作。当然年轻的主创团队也十分尊重、信任我们这些老艺术工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今天的观众比任何时候的观众都更需要、更喜欢守正创新的作品,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什么是守正创新?如何守正创新?总书记已经给戏剧工作者给出了答复、指明了方向,正气和锐气便是创新的前提,历史与当代是守正的意义。
专家座谈
主旨发言后,《中国戏剧》原主编、中国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评协戏剧戏曲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赓续华,中国剧协副主席、宁夏文联名誉主席柳萍,国家艺术基金理事、国家一级演出监督宋官林,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沈勇,上海越剧院书记、院长、上海沪剧院书记吴巍,以及浙江卫视节目中心综艺团队总导演(中国好声音越剧特别季导演)裘鸿维进行了对谈。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薛亮、《中国戏剧》杂志社主编罗松和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院长、梅花奖得主王滨梅进行了自由发言。研讨会由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春梅主持。
薛亮发言
罗松发言
王滨梅发言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