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越剧 >> 越剧版本 >> 写在步入不惑之年

写在步入不惑之年

古代男子逢“九”庆生,至于原因众说纷纭。有说九为阳,十为阴;又有所谓“男虚女实”。无论如何,此时此刻之于我而言,算得上人到中年了。回想自出生开始,一路行来的种种,或许这个“年中总结”不算多余。

——论起年龄,好像不算太老,毕竟以虚岁计算也才堪堪勉强混入40队伍。古人有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里的不惑指的并非是大家以为的不学习、不解惑、不接受新的事务。真正的意义是不再迷茫,有目标、有信念,知道要去哪里,并且懂得如何到达。可惜,我离古人的标准差得依然很远。

生活是个严厉的老师,总是通过切肤之痛经历和感同身受的教训告诉我们对与错,好与坏、善与恶以及痛苦或者欢乐。在这场上半程的考试当中,无疑我挂了不止一科。与其说跌了跟头不如说摔了个“狗吃屎”来得痛快、解恨。很多年前在纪念越剧大师申凤梅的一篇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他深刻的诠释了诸葛亮屡战屡败的无奈以及屡败屡战的坚韧。这句话在18年后的今天,我依然记忆犹新,并以此作为生产和注射鸡血的主要原料,且乐此不疲。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如果所有的结局都是结果的话,或许可以少很多苦涩;如果所有的故事都不是后果,或许可以少很多不堪。可惜,在现实中,个人意志的力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太多的后果需要在头破血流之后来独自品尝,即便味道确实够差。

——说起经历,相较同龄人貌似我丰富许多。很多年前父亲曾对我讲过一句话:我真心希望你要么能力低一点、水平差一点、欲望小一点,要么你有捅破天的本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半瓶子咣当的水平。当时我对他的论断嗤之以鼻。如今半场“哨响”,在停下脚步深刻反思的这一刻,我不得不佩服老同志的睿智。眼光毒辣,一针见血的评价了他的儿子,深以为然。

初入职场,搅动风云,一时风头无两。当年我经常说一句话,我或许不认得你,但你一定知道我。现在回想起来,说出这句话没有被暴打,运气不是一般的好。不得不感慨一下,这个世上还是好人多啊。极度的自负与膨胀使得我迅速的迷失自我,年少得志加之深得领导的赏识,拉虎皮做大旗的混账事没少干。洋洋得意又自命不凡或许都无法描述当年自己的丑态,现在回想起来,惊得一身冷汗。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名言警句都是无数人通过无数事总结而来的,比如说:与使其灭亡、必使其疯狂。俗话说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没错,我他妈楼塌了,粉末性的塌。从自负与膨胀变成了一蹶不振、妄自菲薄。由此开启了我人生中最黑暗的几年时光,万幸小强不死,犹如“星矢”。当然,我没有他的主角光环或者说我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所以自带光环。无论如何,我依然活着,并且依然斗志昂扬,依然相信生活,依然憧憬未来。诚如多年后那位对我有知遇之恩的领导所言,跌跟头这事对你而言,晚不如早、轻不如重。一切刚刚开始,胜败岂有定数。

——说到家庭,不得不说我是幸运的。得益于父亲的魄力与眼界,我的童年过得富足且快乐。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经常被母亲暴揍,至于程度足可以称得上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以至于一周不被打一顿,都觉得这事不算完。得益于父亲的睿智与母亲的严厉,使我养成了还算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

作为军人出身的父亲具备所有该具备的品质,眼光、能力、胸怀;母亲则是勤俭持家、善良坚韧的代表。生长在这样的家庭,无疑是幸运的。即便在我膨胀到迷失自我的那几年,母亲依然对我满满的爱。年老惜子——这话是我父亲讲的。即便我即将步入中年,在父母眼中,我依然是个孩子。经历的磨难与挫折之后,特别是我自己有了女儿以后,我才深刻明白“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的深刻含义,古人诚不欺我。

希望时光缓逝、岁月驻留,让父母尽享天伦,也让我能够人到中年依然承欢膝下。

——说说“感恩”,话题挺老、挺矫情。没办法,在人生的道路上,得到了太多人的帮助。有终身铭记的“知遇之恩”;有“拔刀相助”的朋友之情;有“不离不弃”的兄弟之谊;当然也有“落井下石”的人生必修课。这里一并称之为成长的助力和学习的机会。

美国经典电影《七宗罪》里最后一句台词是老警长说的:“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为之奋斗,虽然我仅赞成后半句”。美国佬难得深刻,毕竟从树上下来到建立国家满打满算没几年,但面对挫折和磨难的时候,西方人的逻辑思维和文化确实比东方人更直接、更实际、也更有效。

在跋涉的旅途中,必不可少的是努力,但仅有努力却远远不够。有时候“贵人”的提携、高人的“点拨”,远远胜过自己过河时摸着的那块石头。从被领导提携“点化”算起,十四年。十四年来,胜少败多,得少失多、乐少苦多,不过对我这种无法从别人教训中汲取经验的“沙雕”来讲,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给予我帮助的,无论是导师还是朋友,我都铭记于心。给予我成长教训使我成熟的又或者无心插柳认清社会的,我也感谢教导。“感”是体会、是铭记;“恩”是情谊、是帮助,无论如何,我都相信“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感恩我所遇到的一切美好,也感恩我所遇到另一种不太美好的美好。若干年以后,在某个夕阳西下的傍晚,也许我会娓娓道来。如同多年前我的父亲一样,讲给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或许这才是最好的感恩。让给予我帮助的人成为后辈记忆里的故事和传说。

——说说自己,既然是“年中”总结,就该总结一下自己。这个世界往往如此,说起别人,侃侃而谈,无论好坏、妄议对错,更别提是否客观。说起自己,大概率都是避重就轻、刻意美化。我也是个俗人,所以就难以免俗。

骨子里自认为是个文人,喜欢或多或少的展现文人风骨,其实主要是欠揍造成的。生在俗世,就是个俗人。风骨硬如鲁迅,也难免躲在租界里当键盘侠,犹自口嗨而已。年轻的时候写过一个残篇:“龙生九子、余唯爱饕餮。以饕餮之性情吞吐四海,以四海之博大,纵横九州。”口嗨如我,当得“无桨之船”的美誉。何解?全凭一股浪劲儿。

年初到蓉城入职,时时惶恐、彻夜难眠。全因彼时初到新地,主持日常事务。久居人下,突掌屠龙宝刀,难得一副小人嘴脸。一日求教于领导,领导答曰四字:“德不配位”,思来有理。一路走来,浑浑噩噩、大事难成。小有成就即沾沾自喜。细思缘故无非三点:首为能力,再则圈子、三是班子。首先个人能力有限,眼高于顶又狂妄自大,口中虚心接受,心里画圈开操,由此可见自古文人多相轻(借口永远都在);圈子则为水平太差,正所谓人以群分。限于自身水平太低,高端圈子溶不进,低端圈子不想玩,高不成低不就。班子嘛,不提也罢。推过揽功、鸡鸣狗盗之徒何止一二,每念及此,心中不由画圈开操,可见我个人素质之低啊。

“年中总结”不该嬉笑怒骂,要严肃、要审慎、要端正态度。39年来的生活,教会了我很多。比如:努力、不屈、微笑;又比如腹诽、怨愤、狰狞。无论何种,这都是经历。到这里想起《大话西游》里最后一句台词:“他好像一条狗啊”。是啊,在这个犹如炼狱的世界里,谁又不是一条装扮光鲜、满腹委屈、努力活着的狗。不过如此而已。

下半场开始,希望能活的久一点,过的好一点,笑的多一点,人生在世总还是需要一点希望,虽然不见得能够实现,有总比没有好吧。

一般来说,文章都希望有个好的结尾,振奋人心又或者发人深思,我也难以免俗。

——擎日月而倒河汉,挽雕弓以射天狼。虽受世间悠悠众口亦或妄人种种恶罚,其无悔!

年5月9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3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