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五代时期最短命的开国皇帝,因抢亲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里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五代十国,乱世纷争,十多个割据政权走马灯般轮流登场,催生了一批短命王朝,也涌现出不少乱世风流人物。

今天故事的男女主角,就生活在这一时期。男主角叫刘知远,是五代时期后汉政权的开国皇帝。在乱世纷争的五代十国时期,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存在感并不明显:他一手创立的后汉政权,前后只存在不到四年,是五代十国最短命的王朝。他本人从登基到病亡,皇位只坐了半年多,是五代十国时期最短命的开国皇帝。

刘知远虽然也是五代时期一方政权的割据者,但执政时间短,政绩平平,知名度并不高。倒是他的妻子李三娘,因为聪明贤慧,深明大义,为后世留下了“贤后”美誉。不过,后人最津津乐道的,还是刘知远和妻子李三娘的爱情故事,经过戏剧演绎,两人的爱情成为千百年来流传不衰、几乎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

这是怎么回事呢?

家境贫寒,“抢亲”成婚

刘知远是沙陀人的后代,出生于五代乱世,家境贫困。为了谋生,刘知远十几岁的时候就投军后唐李嗣源手下,在军中做了一名牧马的小兵。

李氏(姓名不详,戏剧中以李三娘称之)也是农家出身,聪慧漂亮。刘知远和李三娘的爱情故事,很有传奇色彩。一次,刘知远在晋阳牧马时,偶然遇到李氏,一见钟情。于是就托人向李家求亲,因刘知远只是个牧马卒,李父嫌其家贫,一口回绝了这门亲事。

刘知远不甘心,当天晚上就找了几个朋友,趁夜深人静,偷偷进入李家,将李氏抢走,做了自己的夫人。“高祖少为军卒,牧马晋阳,夜入其家劫取之。”(《新五代史》)其时,李氏才18岁,刘知远已经30多岁。

刘知远抢亲成婚,李氏是否自愿,史书并无记载。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刘知远非常宠爱小自己十几岁的娇妻,李氏也先后给刘知远生下三儿一女。

屡立战功,乱世称帝

刘知远因为作战勇敢,很快升为偏将,和石敬瑭一起在李嗣源手下共事。其间,李嗣源率兵和后梁军作战,身为大将的石敬瑭几次陷于困境,都是刘知远助其脱难。

有一次石敬瑭受到后梁袭击,逃跑时马鞍断裂,危急之时,赶来救援的刘知远果断将自己的马与石敬瑭交换,并主动为其断后,脱险后,石敬瑭深受感动。后来,石敬瑭出任北京留守时,特意奏请后唐明宗李嗣源,将刘知远要到自己手下,成为自己的亲信。“时晋高祖为梁人所袭,马甲连革断,帝辍骑以授之,取断革者自跨之,徐殿其后,晋高祖感而壮之。”(《旧五代史》)

刘知远和李三娘的传奇爱情

李嗣源病亡后,后唐内乱,末帝李从轲趁乱夺取皇位,对手握重兵的石敬瑭产生猜忌,想削夺其兵权,素有野心的石敬瑭于是和李从轲翻脸。

考虑到自己的势力对付李从轲,不占优势,石敬瑭就和心腹刘知远商议,求助契丹出兵,帮助对付李从轲,向契丹上表称臣,以父亲之礼侍奉契丹国主耶律德光,并承诺事成之后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作为回报。但刘知远不同意割地、称父,建议只称臣、多送财物即可。石敬瑭称帝心切,根本不听刘知远的劝告。

公元年,在契丹的帮助下,石敬瑭终于攻灭后唐,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晋,是为后晋高祖。刘知远也因功屡获提拔,逐渐掌握了晋阳的军政大权,权势日盛。

年,当了六年“儿皇帝”的石敬瑭去世,其侄子、晋出帝石重贵即位,刘知远辅政。石重贵虽然荒淫放纵,但并不甘心称“孙”称臣,结果惹恼了契丹,多次派兵南下征讨。在军民的支持下,后晋先后两次击退契丹军。

后来,石重贵又大举北伐,想收复燕云十六州,但因用人不当,大将杜重威临阵倒戈,率军投降契丹,并引军南下反攻后晋,石重贵只好称臣投降,后晋于年灭亡。

中原无主,远在河东的刘知远看到了机会。他派遣使者到开封向契丹表示祝贺,借机打探虚实,但并不称臣,后得知契丹内部生乱,于是趁乱先在晋阳称帝,几个月后,正式登基,建立后汉,立李氏为皇后。

贤妻良母,留名千古

刘知远称帝后,面临的是个乱摊子。外部,契丹还控制着中原不少地区;内部,各地藩镇大多依附契丹,杜重威等叛将不时作乱。

为稳定局势,刘知远积极整顿军队,借契丹主耶律德光病死、皇室争夺皇位内部生乱之机,派大将郭威率军,大举兴兵南下攻打河南、河北等地,赶跑契丹军,收复了洛阳、开封等重地。对内,亲自率军平定了杜重威叛乱,各地藩镇也纷纷上表称臣,原后晋统治区域逐渐稳定。

但仅过了半年,54岁的刘知远就身染重病,不治而亡,太子、后汉隐帝刘承祐即位,尊李氏为皇太后。

从一个被抢亲成婚的农家女,到皇后、皇太后,李氏陪伴刘知远20多年,除了生儿育女,还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后汉政权的建立献计出力。

早在刘知远太原起兵时,为了犒赏军队,苦于财力不足,想下令向百姓征收重税。颇有政治智慧的李氏就劝谏丈夫:“现在才刚刚起兵,百姓还没得到实惠,就先征收重税,会失去民心。犒赏士兵,可以用后宫的财物,虽然不多,但士兵们肯定会理解。”刘知远采纳其建议,果然赢得了民心。

“高祖起兵太原,赏军士,帑藏不足充,欲敛于民。后谏曰:‘方今起事,号为义兵,民未知惠而先夺其财,殆非新天子所以救民之意也。今后宫所有,请悉出之,虽其不足,士亦不以为怨也。’高祖为改容谢之。”(《新五代史》)

隐帝年少即位,宠信郭允明、李业等一帮奸佞之臣,溺于游乐。李氏多次提醒、责备,隐帝根本听不进去。后来又在郭、李等人的撺掇之下,密谋诛除杨邠、史弘肇等辅政大臣。李氏得知后,又连忙劝阻,并建议皇帝朝政大事多与宰相商议。隐帝不听不顾,几后后趁杨邠、史弘肇上朝之机,以谋反罪名将其诛除。

领兵在外的枢密使郭威闻知后,上表为杨邠、史弘肇等人陈冤,隐帝又想杀掉郭威。一边秘密派人前去邺城,想杀掉郭威,一边将郭威在京城的家人全部杀尽。郭威得知消息,马上以“清君侧”之名率兵逼近京城。隐帝慌了手脚,想亲自出城迎战。

李氏又力劝隐帝:“郭威是先帝亲信,如果不是被逼无奈,何至如此!眼下当务之急不是出兵迎战,而是说明情况,澄清误会。”

隐帝依旧不听,派兵出战,结果全军覆没。隐帝带着手下亲信出逃,途中被他最宠信的郭允明刺死,立国不到四年的后汉至此灭亡。“帝欲出自临兵,太后止之曰:‘郭威本吾家人,非其危疑,何肯至此!今若按兵无动,以诏谕威,威必有说,则君臣之际,庶几尚全。’帝不从以出,遂及于难。”(《新五代史》)

爱情演绎,终成传奇

郭威回京后,仍遵李氏为母,请李氏临朝,凡事都向李氏请示。后在出征契丹途中,被手下将士黄袍加身。事已至此,李氏下诏将传国符宝传予郭威,郭威即位,改国号周,史称后周。三年后,身为太皇太后(郭威亡、其养子柴荣即位)的李氏病亡,时年41岁。

刘知远和李氏,一位牧马人和农家女的乱世情缘划上了句号。他们的爱情故事,始于偶然邂逅、一见钟情,因抢亲成婚却又夫妻恩爱增添了传奇色彩,最终一个成了功业有成的开国皇帝,一个成了贤明大义的皇后、皇太后,伉俪情深,相濡以沫,虽然结局算不上完美,但他们的一生足够精彩,也为后人留下了津津乐道的话题。

他们的爱情故事,被元代替刘唐卿改编成《刘知远白兔记》,又名《磨房产子》《井台会》《红袍记》等,以京剧、越剧、评剧、二人转等多种艺术形式搬上舞台,成为流传千古、经久不衰、至今深受欢迎的传统剧目,剧中李氏称为李三娘,更是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坚韧不屈的妇女典型。

只是,戏剧中的李三娘,经过艺术加工和演绎,成了丈夫被逼外出投军、自己在家倍受兄嫂虐待、独自一人含辛茹苦生子并抚养孩子长大成人的苦命人,虽然最终的结局是苦尽甘来、全家团圆,但这与真实的历史,又相差甚远了。

(参考史料:《旧五代史》《新五代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