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戏曲频道《角儿来了》栏目携多位越剧名家,走进越剧诞生地浙江嵊州,品味越乡历史,感受越剧的薪火相传。1月16日《角儿来了》特别节目之《越是故乡鸣》第三集中,越剧名家何赛飞、赵志刚、方亚芬、吴凤花、许杰、黄美菊等带大家走进越剧发源地嵊州的人文遗迹,一起感受越剧的风情!
越剧名家何赛飞、赵志刚在“向导”黄美菊的带领下,来到了书圣故里华堂村,琅琅书声之中探寻悠悠书法之情。在书法老师的讲解下,先人们数百年前建书楼、植桑果、教书法的场景历历在目,也让我们了解到华堂村与王羲之的渊源。在书圣故里浓郁书法氛围的感染下,何赛飞现场挥毫,写下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名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赵志刚则触景生情,即兴演唱由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所作的五言诗《登江中孤屿》,如诗如画,为华堂村更增一分越韵。崇仁古镇:品味千年古镇的越韵风情
崇仁古镇位于嵊州之西,距今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是一座风景秀美的江南古镇。这里不仅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文化古迹,造型独特的古戏台也跟越剧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越剧名家方亚芬和吴凤花在崇仁古镇“偶遇”越剧青年演员裘丹莉。在这个人杰地灵的古韵之地,他们又将体会怎样的越韵风情?
崇仁是越剧的发源地之一,袁雪芬、傅全香等多位名家都曾在这里学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的崇仁也在不断地培养越剧演员,为越剧的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与养分。三位来自嵊州市城南小学的小学生带来越韵唐诗《剡纸歌》让我们看到了越剧薪火相传的新生力量,方亚芬和吴凤花也在崇仁古戏台上带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祝福越剧在崇仁这片土壤上生生不息。
东王村:寻访诞生地谈越剧百年真情
因为越剧,嵊州市东王村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落,变成了在中国戏曲史上值得纪念的地方之一。“越剧诞生地”的标志碑,让这里成为越剧“寻根”必不可少的一站。
越剧名家方亚芬、吴凤花与许杰一起观赏当地老艺人演唱的落地唱书《姑娘看后生》,共同回首戏剧初期发展的艰辛,感慨万千。越剧从何起源?百年间它是如何发展的?又是什么成就了今天的越剧?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正是不断地传承与创新,使得越剧有了今天的发展。
嵊州艺校:重回少年时看越剧薪火相传
越剧名家何赛飞与赵志刚的嵊州之行,还来到了以越剧之家为前身的嵊州艺校。这里于年由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等人共同倡导努力而创办,被誉为“越剧艺术家的摇篮”。
视频来源:央视网,仅供学习交流走进嵊州艺校,回望越剧之家在校史馆,何赛飞与赵志刚致敬越剧前辈,回望越剧发展,回忆学艺故事。提起袁雪芬老师,何赛飞用“不是师徒像师徒”来形容老师对她的帮助;而对赵志刚来说,袁雪芬老师则是“恩师严父”,正是老师当年的严格要求,让他受益匪浅。再次走进练功房,名家们是否还能回忆起当年日复一日流汗操练的基本功?赵志刚即兴演练“把子功”,满满都是回忆和青春!现场还有“惊喜嘉宾”出现,名家与新秀的互动和演绎,让“传承”的含义在这里有了更加具象的表达。温馨提醒:本文视频仅供学习交流,完整版专辑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