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年轻人听不懂越剧了

青青荷叶清水塘,

鸳鸯成对又成双。

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

梁兄你愿不愿配鸳鸯?

配鸳鸯,配鸳鸯,

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

——《十八相送》

-

初见越剧

这是我第一次听越剧。

来浙江也有一段时间了,终于在上虞越剧大师工作室接触了这个知名的传统文化。

坐下台下,有工作室精心准备的水果和热腾腾的绿茶。琵琶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奏起,越剧折子戏开始上演,表演的故事耳熟能详:《梁祝》、《葬花》、《祥林嫂》等等。

纵然越剧的曲调婉转悠扬,戏词文雅清秀。但我猜测有不少的像我这样的年轻人,从来都没有静下心来去听一场越剧。

因为我知道,现在很多年轻人听不懂越剧了。

才子佳人偶像剧

我们来聊聊越剧。

越剧有很多高大上的头衔:中国第二大剧种,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流传于全世界最广的地方剧种等等。

有人说,北方人喜欢听京剧,因为豪迈奔放;南方人多喜欢听越剧,因为缱绻悱恻。如果说京剧和豫剧是古代的“历史正剧”,那越剧真算得上古代的“偶像剧”了。

越剧的流行曲目多为才子佳人类,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其具有江南的灵秀之气、书卷之气。

而南方多才子佳人,自然也就更喜欢越剧的娓娓道来了。

所谓“才子佳人”,无非就是少男少女,他们的爱情、婚姻历来是中外戏剧的永恒的主题。

听不懂又如何

越剧发源于绍兴嵊州。

据我了解,嵊州话与上虞话基本能沟通。而越剧也只有百余年的历史,所以对于当地人来说应该要非常容易理解。可问了同来听戏的本地年轻小姑娘,她表示听不太懂。

那外地的我就更听不明了。

其实啊,戏文里用的不是方言口语而是方言腔调的古代白话文,包括评弹里唱起来也一样。所以熟悉话本小说或经常听戏听书的人,自然也就能听得懂。而现在的年轻人,虽然能听得懂只言片语,可对于这样的表达方式非常陌生。

而对于我们这样的“外行”来说,听一场越剧折子戏,也并非一定要听懂戏曲的内容,更多的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支持与欣赏。

就拿我来说,听那百转千回的嘹亮戏声,看那精致的妆容和服饰,欣赏那优雅柔美的姿态,这样的时光已经足够美好。

抬头一看,隔壁桌来听戏的是一群外国友人。

纵然是完全听不懂的言语,可在越剧华丽的妆容服饰、优雅的动作、中国古典乐器的伴奏下,也让他们看得津津有味。

听戏的外国友人竖起了大拇指

我想,这就是越剧的魅力所在吧。

感受越剧的氛围

感受中国传统艺术

听不懂又如何?

走吧,趁着春节团圆时期

约上家人和最好的朋友

一起去看一场古代的“偶像剧”

tips:

春节越剧免费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