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子入画,一生天涯

戏子入画,一生天涯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弦嘈嘈如急雨

初为霓裳后六幺

轻拢慢捻抹复挑

说尽心中无限事

低眉信手续续弹

似诉平生不得志

弦弦掩抑声声思

白居易

戏曲

琵琶行

中国戏曲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

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它起源于原始歌舞

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

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1

戏曲历史

中国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

先秦

其最早追溯到

上古时代娱神的原始歌舞

百鲁率舞从汉魏到中唐

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

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

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

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唐宋

中唐以后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

是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

促进了戏曲艺术的自立门户

音乐舞蹈的昌盛

为戏曲提供了最雄厚的表演、唱腔的基础

使歌舞戏剧化历程加快

宋代的“杂剧”

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

从乐曲结构到内容

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繁荣

元明清

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发展

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

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

标志着中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

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

明清传奇包括众多的地方声腔

明代戏曲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

角色分工更加细密

2

戏曲种类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

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各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一般均表述依次为:

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中国五大剧种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越剧,也称绍兴戏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越剧发源于绍兴嵊州先后在杭州和上海发展壮大起来经历了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黄梅戏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

评剧,流传于中国北方,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

豫剧,旧称河南梆子。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发源于河南开封。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流行于河南及北方诸省,是明代秦腔、蒲州梆子先后传入河南地区同当地民歌小调结合形成的。

3

四大古典戏曲

四大古典戏剧,也称“四大古典戏曲”,即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长生殿》和《桃花扇》是清代戏曲发展上的两个高峰,在中国戏曲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与《西厢记》和《牡丹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剧,一直深得广大人民喜欢。

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生

生者可死

死可以生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汤显祖的代表作

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

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

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

呼唤个性解放

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

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

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

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

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西厢记

悲欢聚散一杯酒,

南北东西万里程。

《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果的一对青年,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

人终成眷属

愿天下有情

康熙二十七年

长生殿

白云不羡仙乡

愿此生终老温柔

清代洪昇

《长生殿》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剧本虽然谴责了唐玄宗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明朝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

惟愿取

思情美满,地久天长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桃花扇

孔尚任

人不见,烟已昏,

击筑弹铗与谁论。

黄尘变,红日滚,

一篇诗话易沉沦。

《桃花扇》是一部

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

作者将明末侯方域

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

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悲剧的结局突破了

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

男女之情与兴亡之感

都得到哲理性的升华

演悲欢离合

当代岂无前代事

观抑扬褒贬

座中常有剧中人

本期责编:

罗凯

礼子淇

臧骏

林子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