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石慧
通讯员吴赛来
地方剧种是地域文化的承载者,它延续着一方水土的文化命脉。要保持地域文化的多元色彩,就要以民间文化、民间力量来激发人性的本真追求。
“悬壶济世,医者仁心,歌一曲人间大爱,在剡溪间萦绕、萦绕……”昨晚,嵊州版“天仙配”——原创越剧神话戏《刘阮归来》首演仪式在绍兴嵊州市三江街道举行,为全场观众送上一场有文化、有情怀的视听盛宴。
张亮宗摄
首演当晚,舞台上呈现着扬舞的水袖、飘逸的台步,现场流淌着悠扬的旋律、清婉的唱腔。以传说故事为蓝本,以爱情为主线,越剧《刘阮遇仙》通过入山、遇仙、结缘、回乡、抗疫、化神等场景,运用戏曲艺术的虚拟手法,借助舞台时空,诠释了一个具有浪漫情怀,憧憬美好生活,弘扬奉献精神,彰显时代特色的动人故事。
李海良摄
据了解,《刘阮遇仙》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故事。东晋干宝《搜神记》载:汉明帝永平五年,剡人刘晨、阮肇兄弟俩为抗击瘟疫,历尽千辛万苦,登天台山采药,绝望之际,双双遇仙结缘。为救苍生于水火之中,宁可舍弃美好生活,甘愿返乡悬壶济世,演绎了一段医者仁心的人间大爱。
在这出大戏的背后,是嵊州文化的深厚积淀,更承载着文艺工作者传承历史、开拓创新的精神。“《刘阮归来》是街道根据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精心组织力量,历时一年创作完成的一部精品力作。”三江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刘阮二人的故乡与《刘阮遇仙》传说的发源地,创作排演这部作品,也意在进一步打响“刘阮故乡”文化品牌。他期待着,借文化的力量,更好地激发新一代三江人只争朝夕、无私奉献的精神动力,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从越剧发展历程来看,“田头歌唱”是越剧的前身,而越剧的百年盛放始终带着泥土的芬芳。此次嵊州出品的《刘阮归来》,正是由当地一群“草根”戏迷排出的越剧大戏。
张亮宗摄
“该剧由三江街道所属业余品牌文艺团队——知音俱乐部排练演出。”该负责人介绍,知音俱乐部创建于年7月。由一大批热爱越剧艺术,痴心越剧舞台的“草根”戏迷组织而成。这些戏迷中,既有企业职工、个体工商业主,也有民营企业家、社区工作者、在校学生等。
目前,知音俱乐部共有演唱人员50多人,多次开展越剧戏迷网络大展演、越剧大戏惠民巡演、越剧折子戏文化走亲等活动,为繁荣越剧之乡越剧事业,丰富辖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编辑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