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艺术博大精深,并且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传承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已成为河南很有影响的戏曲剧种。豫剧在生成和发展时期,汲取了昆腔、吹腔、皮黄及其他梆子声腔剧种的艺术因素,同时广泛吸收河南民间流行的音乐、曲艺说唱和俗曲小令,形成了朴直淳厚、丰富细腻、富于乡土气息的剧种特色。豫剧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
豫剧艺术近些年的影响力很大,而主要原因就是深深扎根于民间,现在可以说豫剧的观众甚至于远远超过了京剧,这是真实存在的。
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豫剧艺术更加的接地气,并且存在竞争力,因为现如今豫剧界还有很多的民间院团,这些民间院团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给自足。
也正是因为如此,豫剧在民间的剧院团之间还是会相互竞争的,而这种竞争无非就是哪一个豫剧院团更受欢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赚钱,剧院团才能够维持正常的开支。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这些自给自足的豫剧院团有大有小,名角多一点的大剧团可以去大一点的城市去演出,而规模小一点的剧团能够田野乡间演出,这样也就满足了不同人群对于豫剧艺术的需求。
所以说,这正是豫剧艺术的成功之处,今天我们聊一聊这两位豫剧演员。
李树建著名的豫剧演员,其现如今可以说是豫剧界的领军人物了,我们看像春晚、各大活动都是力推李树建。
但是近些年,我们看李树建老师是什么戏都敢唱,其曾经和申小梅合作过越调《诸葛亮吊孝》,而这出戏的表演堪称是失败,其在剧中饰演的“鲁肃”哭腔太重,再加之申小梅的表演,使得这出戏几乎成为了闹剧。
除此之外,李树建老师曾经还演过一出《义薄云天》的“关公”戏。关公我们都知道,也就是关羽,这个角色必须演出一种气势和威严来。
但是我们看李树建饰演的“关羽”,从唱腔上就不适合这个角色,唱腔拖拖拉拉,并且没有英雄气质。而在表演上更是如此,要知道表演“关公”必须举手投足之间都有威仪,可是这一点在李树建身上一点也没有看出来。
除此之外,就是小香玉,也就是陈百玲,对于艺名这件事我们不做讨论,因为有些事我们不了解,但是现在外界像各大晚会、《梨园春》等节目都在称其为“小香玉”,我们也就这样称呼吧!
小香玉老师近些年在《梨园春》舞台上出现的频率很高,但是在代表作品方面还是比较匮乏的,其中代表的作品也就《花木兰》这一出唱得比较多,尤其是其中“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这一段唱的频率太高。
就是这出戏小香玉唱的也是太张扬了,并且与常香玉大师演绎的出入也是比较大的。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