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莫雪梅当传统戏剧遇见了现代国士人生

白癜风扩散怎么办 http://baidianfeng.39.net/bdfyy/210816/9319802.html

「来源:|一羽哲思ID:yyzs」

前不久,在湖州大剧院里上演了一出湖剧大戏《国之守锷》,为建党百年献上了一份诚挚的湖州礼物。

该剧由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湖州市文化馆倾力打造,采用湖州方言的戏剧唱腔讲述湖州籍中共党员、“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屠守锷的感人故事。本着了解、欣赏湖剧的初衷,我观看了这场演出,大饱眼福、深受感动、倍觉震撼。

按理说,出生、成长在江南水乡的我们,应该会欣赏家乡的地方曲艺,诸如越剧、湖剧,还有最近从百度上获知的湖州琴书和湖州三跳等,这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曲艺,以其独特的韵味折射出家乡的人文历史。然而,提起欣赏这些地方曲艺,我就如一文盲,以前,越剧和湖剧只闻有其名,湖州琴书和湖州三跳可是闻所未闻。现在想来,这与我成长的岁月中缺失欣赏这些地方曲艺的氛围不无干系。

极力在脑海中搜寻关乎越剧和湖剧的印象,不禁莞尔。记忆中,我们家族里就没有戏剧票友,爷爷奶奶辈没有,父母辈也没有。父母亲虽然出生在南方,但是自学校毕业后在东北工作了十几年,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才调动工作回湖州,因而,在家乡曲艺红红火火的年代,他们没能在这艺术大餐中汲取养分,因而也没有培养出看戏剧的兴趣爱好。因着没有这份喜欢戏剧的家族影响,童年时,我就没有好好欣赏过一出地方传统戏剧。70年代末,倒是听隔壁邻居家的奶奶说起过越剧《红楼梦》《碧玉簪》《孟丽君》……如何如何精彩,上海越剧团的徐玉兰、王文娟如何如何有名。还说,有一年,上海越剧团来湖州人民广场搭台连演三天《红楼梦》,排队买票的人把人民广场的围墙都挤塌了。那时,还有一件心中小有疑惑的事情,读幼儿园大班的我听说二年级的一位小姐姐被湖剧团招去了,天天刻苦练功。那时候,我心里想:这么小年纪被湖剧团招去就不念书啦?”再后来,台湾校园歌曲、港台影视剧盛行,青葱岁月的我们热衷于学唱港台流行歌曲,追港台歌星。偶尔在电视里看到曲艺频道的越剧选段也是着实不感兴趣,觉得咿咿呀呀、慢悠悠的腔调实在是不喜欢,现在想来,那时真不懂得欣赏啊!

在欣赏这出湖剧大戏之前,我赶紧恶补了有关于湖剧的知识,历史渊源、文化特征、社会影响等。

湖剧是浙江省湖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湖剧是浙北地区唯一一个戏种,主要流行于浙江湖州、嘉兴地区及杭州的余杭、临安,江苏的吴江、宜兴,安徽的广德等地,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因吴兴旧属湖州府,故年定名为湖剧。湖剧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不仅语言亲切柔和(采用本地吴语方言湖州话演唱),曲调清新流畅,而且表演文雅细腻。湖剧最早出现在清道光、咸丰年间。19世纪初,江南地区的各路摊簧活动繁盛,逐渐形成了与南词摊簧(苏摊)相对应的花鼓摊簧。当时湖州民间艺人利用当地的曲艺音乐、民歌形式,融入湖州方言和摊簧唱腔创作小戏演出,逐渐形成了湖州摊簧这种湖剧戏曲样式。

湖剧剧目分小戏与大戏两类,传统湖剧剧目号称有七十二本小戏和九十六本大戏。小戏唱腔称为小戏调,内容通俗易懂、风趣活泼,大多反映婚姻爱情和农民、小市民的生活场景,受到农民和城镇下层居民的喜爱。大戏唱腔在原有的小戏调基础上发展出本摊调和烧香调。大戏由湖剧专业演员演出,内容以表现苦命鸳鸯、才子佳人的居多,舞台语言趋于文雅,归纳成湖剧“十八个半音韵”。

曾经,湖剧有过辉煌岁月,塑造了众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且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极大丰富了湖州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年,由同乐剧团为主组成了湖州市湖剧团,《麒麟带》成为湖剧的“看家戏”,被誉为“浙江一块宝,全国一朵花”。60年代,湖州、嘉兴和德清建立了三个专业剧团,农村中还有大量业余小戏班社。80年代后,湖州、嘉兴、德清等地湖剧专业剧团相继撤消,但民间仍有吴兴摊簧曲艺小戏队、双林小戏班零星演出,被称为“花鼓戏”的农村湖剧小戏班社继续活跃在德清县一带。90年代后,许是艺术繁荣、文化多元、新潮涌动,传统的地方戏湖剧市场日渐落寞,最终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新世纪后,在保护和传承的理念下,湖剧才又渐渐焕发了青春。一批街道社区的湖剧表演队成立了;老艺术家带湖剧进中、小学校园;“湖韵悠扬·湖剧经典唱段、传统折子戏”专场演出在杭州上演……年5月23日,湖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前期做了一点功课后,再来到大剧院欣赏这一出湖剧的现代大戏《国之守锷》,是为了能在些许了解家乡地方戏剧的基础上,生发出对它的亲切感和欢喜度。没想到,小时候一点都不喜欢这样咿咿呀呀、慢悠悠戏曲唱腔的我,居然被这部戏吸引了,原来,我们的地方曲艺如此精彩!

传统戏剧被赋予现代元素,传统戏剧遇见了现代国士,这就是一场声、光、音、画、舞的视听盛宴。为了打造这部高品质的湖剧大戏,献礼建党百年,湖州市文化馆力邀国家一级编剧夏强和国家一级导演倪东海分别担任编剧、导演,刘建宽、裘冰、杨光明、王笠君、杨庆等省级专家担任音乐、灯光、舞美等设计和指导,湖州文化馆举全馆之力,精心打磨,诸多在职和退休的音乐人担任了乐队指挥、副导演和主要演员。该剧讲述了中国洲际导弹之父屠守锷,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东风导弹研究一线,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在年5月18日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远程导弹——“东风五号”洲际导弹的感人故事。剧情以虚实相生,时空交叉的手法,再现了年至年中国第一代航空人自主研发导弹,守卫国门的艰难历程:从飞机制造教学到转入导弹、航天研究,从克服苏联专家撤走、设备落后到多次实验失败,从战友牺牲、家人急病、到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研发国产导弹……吴侬软语唱壮怀激烈,胡琴响板道国士无双,这是浙江少有的专门反映中国航天航空、核工业的现代戏,展现了当代中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光辉历程,见证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感人泪下、催人奋进。

这是国家非遗湖剧沉寂20年后首场演出的大型现代戏,也是湖剧委培班的毕业汇报演出。舞台上的演员,除了部分老艺术家外,更多的是年轻面孔。经过三年老师带徒弟手把手的教导和“唱念做打”专业训练,参演的12名委培班学员已初步具备湖剧表演功底。

一片孕育红色基因、富有革命传统的热土、一位苦心孤诣、为国求索的“两弹一星”元勋,一个百年传承、经久不衰的传统戏剧剧中,一群倾尽心血、力求完美的台前幕后——这就是湖剧大戏《国之守锷》。它的成功上演,不仅生动展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科学家为国立志、为国求索、为国奉献的一生,也折射出当代人对英雄精神的继承、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创新。

当传统戏剧被赋予现代元素,当传统戏剧遇见了现代国士,这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传承湖州文脉的地方戏曲由此焕发了新生。

一部湖剧现代大戏让我认同、喜欢上了家乡的地方戏曲。新时代,希望越来越多的我们成为地方传统曲艺的忠实粉丝,期待着家乡的地方戏剧重拾往日辉煌,更好地传播发扬地方传统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8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