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歌,它就是毁掉京剧的又一种新东西。
有人说了,京歌不是挺好的吗?我就喜欢京歌,好唱,那戏谁看啊,不好学唱,还一堆臭讲究!
这就好比饮料好喝因为简单直白,茅台开始喝又辣嘴又不甜,可是喝酒的人只会用饮料漱漱嘴,那美酒会越品越有滋味,从此爱上它一辈子矢志不渝。
这就是如同京歌和京剧的关系,一种是饮料,一种是美酒,只有不懂的人才会对粗浅的不用费心神的东西说好,因为容易,简单,不费脑子。
京歌这种转基因玩意儿,它的旋律,戏不像戏,歌不像歌,戏迷讨厌,外行远离,就和食品中的转基因一样,只增加数量,却败坏原品种的质量。
京歌什么地方最需要?大型晚会。并且还不是那种售票的歌舞晚会,而是节目,目的也是歌颂为主。
请问谁喜欢听?你问问“京歌大王”于魁智,他唱了那么多京歌,他喜欢哪首?又有哪首京歌在他百年研讨会总结自己一生艺术道路的时候,他同意成为自己的代表作?
因此可以断定,连他自己都绝对不愿意,为什么?因为艺术价值几乎没有!
多数的京歌都是为了某些目的编出来的,就和标语无异,所以,能有什么艺术性,至于什么四声字音就更没什么讲究,说白了就是歌曲里加了一点京剧的旋律。
那其他的那种加了越剧的旋律可以叫做越歌,加了豫剧的可以叫豫歌,比如李娜唱的电视剧《常香玉》主题歌《戏比天大》:你家在哪里,我家黄河头。
京歌泛滥的另一种误区,就会让一些不喜欢戏曲的人认为,那就是京剧,从而更加反感而不想了解大加排斥!
其实,京歌编出来完全可以让外行去唱,唱戏的唱好演好你的戏就行了,怎么那么热衷于去唱京歌?
这里原因就比较复杂了,有时候是上面派的任务,不唱不行,有时候是利益驱动,有钱可拿。
凡此种种,反正每次就几分钟,也不累,也不像演一出戏,还得费时费力的去排、去练、去琢磨、去化妆,这往哪一站一挥手:我们是……全齐活,名利双收,何乐不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