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华泰
不说越剧早期的“三花一桂、四大名小生”。目前被公认的越剧有十三个流派,即袁雪芬派、范瑞娟派、尹桂芳派、竺水招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戚雅仙派、王文娟派、陆锦花派、毕春芳派、张桂凤派、吕瑞英派、金采风派。其中的尹桂芳、竺水招、徐玉兰、范端娟、陆锦花、毕春芳,按年龄排列的“六大名生”。
《尹桂芳》
一生演过百剧目,字重腔轻情带声。
潇洒细腻艺精湛,眼神功夫叫人绝。
浪荡纨子回正路,沙漠王子尺调腔。
桑园访妻自算命,十生九尹是桂芳。
年12月1日—年3月1日,浙江新昌县磕下村人。工小生兼旦角。是上海芳华越剧团创建者和团长。越剧10姐妹之一。
年,在新昌县孟家塘梁家井村“的笃班”学习旦角,年8月,进入嵊县上东乡下任村的“醒狮剧社”学习旦角,后又解散。加入“大华舞台”跟能毛头佬学绍兴文戏,又转投竺基焕学习绍兴大班武戏,又随京剧班王惠去学京剧,生旦净丑皆演。出科后在浙江甬、绍、杭等地演出。年,“新凤舞台”叶彩金、竺水招都演小旦,唯缺小生,班主听说后请叶、竺去聘请尹来搭档,一边将尹桂芳取名“尹云峰”挂上牌。尹桂芳到达舟山沈家门,见此小生名,哭笑不得,只好由小旦改演小生,谁知用了此名字演小生,竟然使她成名。
上世纪40年代是她的演艺黄金时期,也是她越剧改革新剧目时代,她与傳全香搭档在“老闸大戏院”演出巜春花泣秋雨》等新戏,不顾剧场老板阻饶,采用立体布景、道具、新颖灯光;聘请洪钓、徐进等,编演了巜宝与黛玉》、巜沙漠王子》等,尤其是巜宝玉哭灵》、巜沙漠王子》中“算命”唱段,“字重腔轻情带声”具有“圆、润、糯”三大特点。在电台播放后,听众非常欢迎,越剧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是尹桂芳的演技日臻成熟期。尹桂芳学艺时旦、生、净、丑,都经多角色名师的教习,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流派。她积极支持袁雪芬倡导的巜山河恋》义演,为此放弃了原定拍影的机会。
年,她放弃上海生活的优越条件,率领“芳华越剧团全体演员,举团迁往福建,到八闽大地继续传播越剧艺术。尹派版的巜红楼梦》、巜盘妻索妻》、巜梁祝》剧目中人物形象给闽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越剧小生中学尹派的占多数,因此就有了“十生九尹”之称。尹派传人有:筱桂芬、尹瑞芳、尹小芳、茅威涛、萧雅、及男小生赵志刚等持续不断涌现。
盘妻尹桂芳饰梁玉书,李金风饰谢云霞巜竺水招》
少就霜沙画鸟飞,竟成梨菊盛名归。
艺坛生旦文兼武,楚殿灵均讽或讥。
檀板高腔天上有,枪花功夫世间少。
可怜哀莫过心死,刀白血红沾赭衣。
年—年,浙江嵊县灵鹅村人。
年离开就学4年的本村义学堂,12岁进晋溪后山村“天蟾舞台科班学习。工小生兼学花旦。她谦逊好学,勤学苦练,打下扎实的武功基础,成为女子越剧中少有的擅长武功的演员。在浙江乡下演出时与尹桂芳义结金兰。
年进入上海。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一直与尹桂芳合作。与傅全香任“并头肩”表演细腻妩媚,清新脱俗,唱腔甜美柔糯,尤以巜三看御妹》最受欢迎,有“乐而不淫的花衫佳材”之美誉。参加越剧姐妹筹建剧场、兴办越剧学校的义演巜山河恋》饰主角皇后绵姜,为越剧10姐妹之一。
竺水招表演凝重深沉、儒雅大方,功底扎实,戏路宽广,能演生,也能演旦,能文能武,唱腔质朴细腻,柔中有刚,在越剧界独树一帜,自成竺派。她主演的电影越剧《柳毅传书》主角柳毅,蜚声海内外。
竺水招饰柳毅、筱水招饰龙女三娘年9月,演出《孔雀胆》、巜桃花扇》、巜文天祥》三个剧目,邀请郭沫若先生观看演出,受到北京观众的好评。图片右1为竺水招与南京市越剧团演员与郭沫若先生的合影。
在越剧10姐妹中,只有竺水招的女儿竺小招继承了母亲的尹派艺术事业,至今仍然活跃在越剧舞台上。竺水招流派弟子有:筱水招、夏雯君、竺小招、孙婷涯等。
《徐玉兰》
莫道此君惟小生,岂知根底有谁同?
三张半桌人飞下,千闪两眼猴戏工。
火烧连营狙陆逊,大刀关胜过林冲。
世间传唱红楼梦,宝二哥哥无叟童。
年12月27日—年4月19日,浙江富阳新登人。
她读了6年私塾,同年跟祖母看戏,喜欢上越剧。年进入“东安舞台”女科班学艺。初学花旦,后习文武老生,文戏师傅俞传海,武戏师傅袁世昌。开蒙戏是越剧巜梅龙镇》,在剧中扮正德皇帝。后演巜涌金门》中的武松、巜大刀收关胜》中的关胜、巜泗州城》中的孙悟空。
年夏初,应邀到上海“老闸戏院”演出,首先演全武行的剧目巜三雅园》、文戏巜梁山伯》。
上世纪40年代开始,主要在上海各大戏院演出,偶尔辗转杭、甬等地演出。年8月与越剧10姐妹一起义演巜山河恋》,扮演纪苏公子。9月25日自组玉兰剧团,与戚雅仙搭档,演出于“上海龙门大戏院”,首演剧目为美国电影巜茶花女》改变的《香笺泪》主要角色杜锦文。
老早越剧一般是无编剧的“路头戏”,即由派场师傅讲一下故事梗概,临时指定某人饰演某个角色,演员根据故事情节,选择不同的“赋子”可以演唱不同的场景。但“赋子”存在封建迷信,低级庸俗的唱词。徐玉兰为改变旧俗,聘请编剧吴琛、庄志、石景山等人担任玉兰剧团编剧,演出新剧《国破山河在》、巜北地王》等。
徐玉兰学过老生和武生,所以她的流派:唱腔高亢激昂、豪爽潇洒。吸收了绍剧高亢悲壮曲调;京剧的刚强坚定唱腔;及温厚朴实的越剧男班唱腔。成为有多个剧调融合于一体的,徐派越剧流派。徐派弟子有:金美芳、汪秀月、钱惠丽等,仍持续不断地涌现。
拍摄于年越剧电影,徐玉兰饰贾宝玉、王文娟饰林黛玉。
巜范瑞娟》
勤苦家贫先著鞭,救场毛遂担头肩。
行腔婉转随云鹤,方步从容定管弦。
梁祝看鹅喜交颈,西厢待月恨含烟。
宗师一代飘然去,弟子三千珠泪涟。
年1月6日—年2月17日,嵊县黄泽镇人。为越剧10姐妹之一。
年初夏,那年她11岁进入越剧“龙凤舞台”女子科班学习,拜黄炳文为师,工小生。年来上海后,广泛吸收艺术演技,勤学苦练,练就软宽的音腔。一次在“汇泉楼”演出时因竺素娥生病,她毛遂自荐救场成功,由此出名当上头肩小生。唱腔表演上,继承越剧小生前辈竺素娥的朴实风格,并博采众长,尤其学习了京剧马连良、高庆奎的运腔和唱腔因素,融化于自已唱腔之中。如巜梁祝》中“一路上奔得汗如雨”这句起腔的三个腔节,尾腔都通过音调的加花扩展,使起腔度宽广,音调起伏回荡。
在唱腔中不通过门,直接用转调特殊艺术手法,是范派的又一特色。如巜楼台会》她唱:“今生难娶祝英台”一句的末尾“祝英台”,紧接着在“满怀激情无处诉”这句唱,直接由“尺腔调”转入“弦下腔”把新越剧“尺调腔”、“弦下腔”全用上,自此之后越剧界把“楼台会”曲词的“弦下腔”作为范派越剧的经典。这是她破旧立新的独门流派唱腔。
主要范派弟子有:史济华(男生)、章瑞婷、吴凤花等,后持续发展弟子无数。
54年梁祝范瑞娟饰梁山伯、袁雪芬饰祝巜陆锦花》
珍珠塔前见姑母,君子受刑不可辱。
鼻音共呜韵味浓,不忘小姐栽培恩。
传承马派四工调,送花楼会尺调腔。
情探王魁是小人,感情冷漠唱出口。
年2月25日—年1月10日,寄籍浙江余姚,生于上海。工小生,是上海少壮越剧团长和创建者。
13岁进越剧四季班学艺,拜男班演员张福奎为师。四季班解散后,年进袁雪芬领衔的“大来剧场唱二肩小生,后在袁雪芬提携下不久升为头肩小生。年秋与王文娟合作,成立少壮越剧团,演出于“皇后大戏院”。
她的唱腔的鲜明特点是:不仅从形式、技巧上着眼,而把塑造人物放在中心位置。进入上海越剧院后,专演儒生、穷生戏。力求同类不同型,一戏一个样,不以花俏悦人,而以洗练取胜,成功塑造了方卿、王魁、曾荣、、文必正等艺术形象。
她在巜情探》中塑造了王魁这一人物,有一段净场独唱“说不尽水晶帘下脂粉媚”开始轻松得意,柔情似水;然后回忆起当年与敫桂英心心相印的生活,缠绵沉稳,感情却冷漠、呆滞;揭示王魁恐惧、不安心虚的精神状态,最后情绪又回到前面的得意。这段唱把王魁负心汉内心的矛盾与冷酷无情性格揭露得入木三分。王魁是众所周知的反面角色,唯独她赋予王魁有血肉灵魂。作家田汉观后对她说:“你是我笔下的王魁”。傳全香说:“有一次演巜情探》,她在伴读时唱一段‘黄卷青灯两年以上’尺调腔,声声入耳,非常好听,我听得如痴如醉,等她唱完,我竟忘了自已还要接唱两句”。
年由江南电影制片厂摄制黑白越剧电影《情探》,陆锦花饰王魁、傳全香饰敫桂英。她与傳全香情同手足,经典越剧《情探》就是这对搭挡的最佳杰作。
巜盘夫索夫》陆锦花饰曾荣、金采风饰严兰贞,年于香港摄影。她曾在年获得该剧表演二等奖。
陆锦花当初从艺,特别钟爱马樟花的小生艺术。学艺第一年,她跑遍了越剧的各家戏馆,印象最深的是马樟花。她唱腔圆润流畅,潇洒的台风特别吸引她。因此她留心多看,多模仿她的戏,有幸得到“闪电小生”马樟花的四工调指导,结合自已的尺调腔,反复学习,逐渐形成了越剧的陆派艺术。
《毕春芳》
不守陈规勇探索,珠联璧合戚毕派。
血手印法场祭夫,高亢激昂引京曲。
卖油郎听四更响,尺调腔胜男板调。
一句凡有饮水处,七派八派皆能唱。
年14日—年8月14日,浙江鄞县人。
年,12岁进上海“鸿兴舞台”科班学艺,拜李桂芳(越剧男生)为师。年满师后,先后与邢竹琴、徐天红、王文娟等搭班。
年与戚雅仙搭档共组合作越剧团,两人合作长达半个世纪。俗称:“7派、8派”。主要剧目有:巜王老虎抢亲》中的周文宾、《白蛇传》中的许仙、《血手印》中的林招得等。
毕春芳的表演飘逸潇洒,轻松自然,擅长演喜剧。唱腔融合了尹桂芳、范瑞娟的音调,嗓音清脆有弹性,独成一派,被称为“毕派”。
毕派主要弟子:杨文蔚、丁莲芳等,持续不断发展。
白蛇传毕春芳饰许西、戚雅仙饰白素贞结语:越剧第一代为嵊县施家岙村女子科班;第二代为嵊县黄泽镇“新新风舞台”女子科班;第三代都是越剧女子舞台班形式,由老板、班长、师傅招生。第三代女子越剧是新老交替的时代,也是越剧从草台班走向新越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各种流派传承将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