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兹在兹,我在原地等你钱江晚报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坑不坑 https://m-mip.39.net/m/mipso_5154120.html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汪佳佳

《我在原地等你》这部电影摄制于浙江丽水,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美籍华裔陈念兹工作上遇到挫折,患上了严重的情绪病。于是,他决定放下眼前的纷扰,带着爷爷的灵位牌,回到爷爷的故乡——浙江丽水。

他记得小时候,去了美国的爷爷总是偷偷唱越剧,记得爷爷最爱喝苦苦的铁皮石斛,记得爷爷常常提到的无人谷。

寻根,是这部电影出现的第一个主题。独自一人不远万里,寻访自己从未踏足的老家,与其说是送爷爷落叶归根,不如说是想寻寻自己的来处。

那爷爷口中念念不忘的老家,究竟是何模样?陈念兹踏上旅途。

陈念兹来到老家丽水的一个叫“原地”的小山村。原地在这里一语双关。既指这个名叫原地的地方,也指原始的来处。

虽然眼前的一切和陈念兹自小熟悉的美国是如此不同,但他的身体里流着这里的血液。

漫山遍野的茶园,青山绿水,烟雾缭绕。落脚的民宿,是一对原本在上海定居的夫妻所开。纸糊的灯盏,青瓷的茶具,中式的桌椅,老式的唱片机,瓷瓶里插着山间的花,唱片机里唱着江南小曲,摘下的茶叶夜里要晒月光。这样的环境,几乎满足了人们对江南的所有想象。

光是视觉上的呈现还不够。电影在将丽水的风景唯美呈现出来的同时,还把周遭环境的声音也全部摘录下来。山里人家的狗叫,潺潺的溪水,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林叶间的蝉鸣,炭火炙烤的呲啦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最真实的山里生活。

陈念兹只记得爷爷的老家是茶叶坑村。可是当地的茶叶坑村有30多个。怎么办?只能一个个去寻。

有时候,人们专注地寻找某样东西,许久以后才发现更重要的,其实是这过程。女主角晓竹的出现,为陈念兹带来了许多温暖。

真诚,美好,善良。晓竹的气质与这方淳朴水土合二为一,难解难分。她明白陈念兹的问题所在,于是竭尽所能地帮助他。

“你在月下晒茶,我在看你,你的背影,有一抹烟雨。淡淡的如你,含笑低眉,陪我走过春天,遇见自己。”吴青峰的歌声里,也有一抹春日的烟雨。

这是电影的第二个主题,叫治愈。

情绪病泛滥是现代文明发展的贻害之一。徜徉于青山绿水间,抛却所有凡尘俗事,陈念兹慢慢忘记谁背叛过自己,自己又怨恨过谁,凡尘俗事带来的伤口终究被恬淡山水所治愈。

一天,陈念兹跑进了爷爷常说的无人谷,整夜都被困在里面。第二天,他终于从谷里走了出来,来到附近一位老人家里。老人正在扎河灯,为了祭奠周年忌日的老伴。

陈念兹便学着也为爷爷放了几盏河灯。就在这时,天下起了雨。陈念兹流着泪的脸忽然笑了,他猜想这雨是爷爷听到了他的话,所以回应他。

河灯,宗祠,抬神,这些都是中国人关于生死和信仰特有的习俗。秀丽山水之外,这位美籍华裔感受到了由习俗、信仰和故乡情怀共同糅合而成的浓浓诗意。

陈念兹也喝了铁皮石斛,听了越剧,尝过了那些爷爷曾经钟爱的食物。

最终,陈念兹终于找到了爷爷的那个茶树坑村,将爷爷的灵位牌亲手放于陈氏宗祠之中。

他送回了爷爷,也找回了自己。

这是电影的第三个主题,叫回归。

剧中的另外两条线,一是客栈老板和老板娘之间的矛盾。身患抑郁症所以来乡下开民宿的老板,和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坚持要回上海的老板娘。

究竟哪一种生活能令孩子更快乐?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但是因为情绪病而回到乡间的男主角和客栈老板,以及为了受教育而要回到竞争激烈的大城市的小女孩之间,确实形成了一种极端的对比。

有人星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

多么矛盾的选择,但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不同阶段呢?最终,民宿老板夫妻俩在男女主角的调解下,过上了城市-山村的双城生活。不用离婚,也不用勉强任何一方,达到了一种两全状态。

这里实则暗示了一点,在如今飞速发展的中国大地上,山水田园的生活和胸怀远大的梦想之间,其实并不矛盾。

另一条线,是四人之间交错的情感纠葛,以及恬淡与功利之间的对立态度。最终,晓竹将仙草茶的秘方无偿送给了rose,唯一的要求只是不要砸了这招牌。传统淳朴的丽水姑娘,以大方的气度将秘方送往了更广阔的去处,自己却不求一丝一缕。中国人传统的善良敦厚的美好品质在晓竹的身上展露无遗。

电影的最后,晓竹反复对着镜子练习道别却难忍情绪失控,陈念兹在离开的路上,下车对着一颗老树流连不舍。两人间的情素早已暗生,他们与这方水土的缘分也早已蔓延,二人的未来是否还有更多可能?完全值得人们期待。

“我的眼里,已满是青山绿水。”陈念兹在走之前说。

最后的最后,我们再来体会一下男主角的名字。

念兹在兹。

从前,是爷爷的惦念。往后,也是陈念兹的惦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