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红楼,有人从中看到了“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凄美爱情、看到了“白玉为堂金作马”的极致奢华、看到“香销茶尽尚逡巡”的人生唏嘘,堪称中式美学的集大成者。
也正是因为其无以复刻的经典,自其问世以来,关于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探讨、研究和改编一直未曾停止。
年版电视剧《红楼梦》、越剧《红楼梦》无不在当时引起一阵阵“红学”热潮,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描绘了一代又一代人心目中的“红楼一梦”。
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而如今,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国家一级编剧喻荣军根据曹雪芹名著全本全新创作,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曹艳执导的话剧《红楼梦》,将这部经典巨著首次以全本的形式搬上舞台。
在经历过多轮剧本工作坊和导演工作坊,并于9月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长演一个月后,如今这部作品也将作为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年末演出季的大戏之一与观众见面。
忘掉曹雪芹才能写好《红楼梦》
话剧《红楼梦》改编的缘起最早可以追溯到年,编剧喻荣军接受了改编《红楼梦》的委约,但是却没有立刻动笔进行创作。直到年,经过了13年的沉淀,才终于提笔写出了话剧《红楼梦》剧本初稿。
《红楼梦》无疑是一座“我们要去仰视、充满敬畏的山峰”,而话剧《红楼梦》却巧妙地选择另辟蹊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作:尝试着忘掉曹雪芹和围绕《红楼梦》生发的种种研究和解读,把《红楼梦》当作素材,在原著素材的基础之上做文章。
剧中的故事并没有脱离原著,它是对原著故事情节的综合、浓缩和重组。
话剧从林黛玉进贾府说起,眼看着他元妃晋封、泼天富贵;眼看着他海棠结社、鲜花着锦;眼看着他着诸钗凋零、云散烟消。
一段历史、两大家族、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情谊以及众生的命运都是剧中非常关键且经典的部分。话剧打破了原著的时间线,基于人物关系,人与家族、政治、社会的关系,梦境、虚幻、镜像与真实,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对话等,以人和命运之间的抗争与关联来重新架构这部戏。
在我们传统的视角中,《红楼梦》的故事无外乎不宝黛钗三人的爱情,却鲜有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