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是中国著名地方戏种,讲的故事多以才子佳人居多,有名的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有《红楼梦》曲调绵软动听,宛转悠扬,欢快时轻快明丽,悲凉时萧索凄苦。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越剧著名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
一:同窗三年,暗生情愫
《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世人眼前,是中国著名的古典爱情故事之一,有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美誉。一讲到古代的男女感情,大家总是忍不住把两个人想成20多岁的青年男女。这一点是极其错误的。古代的女子15岁就可以出嫁,男子更是十五六岁就已经有了家庭。拿千古名将岳飞来说,死的时候39岁,他的儿子岳云23岁。很明显16岁就已经有了第一个孩子,这种情况是十分普遍的。
所以如果大家把梁山伯与祝英台想象成两个冲动的十五六岁的少年,整个故事就可以完全讲得通了。从第一场的相遇,到第三场的相送完全就是在上学路上在求学过程中两个人发展出了情愫。而且直到托媒这场结束,梁山伯才知道祝英台是一个女子。
托媒这三年都干啥去了,而且这三年培养出了感情,完全就是祝英台主动的。因为大家可以看,梁山伯三年是不知道祝英台是女孩子的,看后来他对祝英台爱的死去活来的样,肯定也是笔直笔直的。所以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场感情,整个过程梁山伯都处于被动状态,这三年梁山伯把他当兄弟的。而且很明显,祝英台家的家庭条件比梁山伯家要好,最后他两个分开也是因为门不当户不对。门当户对这一点虽然看似是封建残余,但是用比较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必须要价值观相同,也没什么不对的。
同窗共读二:楼台会里,表白衷肠
真正的表白了心意,是在后边的楼台会。这个时候到祝英台已经订婚了。可以说这场感情,其实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而梁山伯到最后死去,他念的真的是和祝英台之间的爱情吗。显然很牵强,虽然从脱媒这个地方隐约表现出她是女孩子,但是两个人相处时间很长是在学校里,在学校这一段时间他一直把她当做一个男孩来看。所以分析梁山伯对祝英台其中的情愫爱情的成分其实很少,即使这三年祝英台主动勾引(能够在那个时候男扮女装去求学的女孩子,不是一般人物啊)两个人还是以友情居多。18里相送送来送去看似依依不舍,这个也很好理解毕业季,谁都会不舍。
十八相送楼台会祝英台和梁山伯说我其实一直挺爱你的,我是女孩子,我这些年一直挺爱你的,可惜我家里现在给我订了婚事,咱俩不能在一起了。梁山伯就呵呵了,当初你送来送去小九妹的,原来都是在表白自己的心意啊。你真是小九妹,你嫁给我,看在咱俩同窗三年,把你当兄弟这么多年的份上我就忍了。结果呢现在你说你虽然挺爱我,但是你家给你定了别人的亲事了。这个时候的梁山伯是非常矛盾的,他没有分清到底对祝英台是哪种感情,。
楼台会其实后来我们分析,他暴露女子身份是在18相送以后,不可能送来送去的,他就有了真正的男女感情,就算有也与他们同窗的友情居多,如果说是互相有了男女之情,梁山伯也只能说是有一点青春期的性冲动,但是青春期的人对于友情和爱情的界限他们是分不清楚的。而相对青春期女孩子又比男孩子成熟的早,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后面逼婚到雷劈墓碑到化蝶,整个过程都看着挺玄幻,其实大家可以看到这三场大部分的视角都以祝英台的视角为主。所以我说整个故事,都是祝英台为主导的。
哭墓三:生不同眠,死则同穴
而她那边最后这个场景比较玄幻,如果撇开这后边的玄幻场景往前看,祝英台经过逼婚,而且逼婚成功了。而这个时候的男主人公梁山伯,失去了一个同窗好友,也没有了同窗好友许给他的小九妹,在友情和爱情模糊不清的界限中挣扎着,就这样忧思成疾英年早逝。从这个地方看,感觉替梁同学感到不值,即使他家没有祝英台家世好,如果没有这场纠结,也可能找一个和她家是相当的平凡妇人过顺顺当当的一生。
逼婚而祝英台,其实满不厚道,十四五岁正是友情和爱情分不清楚的时候,在楼台会那里还给梁山伯搞了这么一出,让她忧思成疾以后,道是意志坚定一点啊,还是嫁给了马文采。
总结: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一对青春期的男女因为分不清友情和爱情的界限造成的悲剧。后边的玄幻多因为祝英台对梁山伯的愧疚,在求学,回家以后祝英台就已经认识到了冲动与责任的区别,所以才能逼婚成功。而梁山伯楼台会以后陷入了友情与爱情分不清界限的迷茫当中,而且在迷茫中死去始终都没有分清。
化蝶大家对于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又有哪些自己的看法欢迎大家收藏评论分享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