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天仙配》、《白蛇传》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
但是,《牛郎织女》、《天仙配》、《白蛇传》都是人仙相爱、或人妖相爱的故事,一听就知道是胡编瞎造。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结局虽然也有殉情男女死后双双化蝶的神话点缀,但梁山伯与祝英台却绝对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他们的故事也是历史真实故事。
话说回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顺带说一件小插曲。
话说,年下半年,第一次全国戏曲观摩大会举行,由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梁山伯与祝英台》地进京表演。毛主席指示上海电影制片厂,要借这个机会开拍彩色电影。
当时拍摄一部黑白电影投资近20万元,彩色电影要翻倍。
苏联专家因此明确地说:“你们要拍彩色电影,再过3个五年计划再说,现在拍好黑白片就可以了。”
但我国财政虽然紧张,经过商讨再三,是投入了拍摄。最终,于年摄制成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艺术片《梁祝哀史》。
年的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作为五大国之一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我国派出了以周总理为团长,张闻天、王稼祥、李克农为副团长的政府代表团。而《梁祝哀史》刚刚拍出,也带出国了。为了便于向外国记者介绍,就在驻地——宝端华旅馆先行试放。
但是,外国人根本看不懂。
熊向晖于是请懂越剧的同志将剧情介绍和主要唱词写成十几页的说明书,准备翻译成英文发给外国记者,并将片名译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
这件事被周总理知道了,他连连摆手,说:“十几页的说明书,谁耐烦看?我要是记者就不看。”
那……熊向晖急得直抓后脑勺。
周总理支了个招,说:“只要你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你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放映前,用英语做个三分钟说明,概括地介绍一下剧情,用词要有一点诗意,带点悲剧气氛,把观众的思路引入电影,不再做其他解释。你就这样试试,我保证不会失败。”
结果正如周总理所料,电影招待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一句话,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比较完整讲述梁祝爱情故事的,是晚唐张读的《宣室志》,里面提到,祝英台是上虞祝氏女儿,伪为男装游学于会稽,与梁山伯同窗,两人相爱却不能相守,最后殉情同葬。
最主要的是,《宣室志》里提到了一句:“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谢安是东晋名臣,梁、祝既与之同时代,即梁、祝当为东晋人。
最早研究梁祝事迹的近代小说研究家蒋瑞藻宋徽宗大观年间李茂诚所撰的《义忠王(梁山伯)庙记》,也认定梁祝是东晋人。
此后的钱南扬先生也持此说。
即梁祝为东晋人之说渐成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