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存疑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什么三言

与你无缘的人,你与他说话再多也是废话。与你有缘的人,你的存在就能惊醒他所有的感觉。

祝英台,就是那个惊醒了梁山伯所有生命感知的有缘人。

痴迷于这个美丽传说,一遍一遍地刷《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老版越剧电影,沉浸在袁雪芬、范瑞娟两位越剧大师打造的浪漫传奇之中。

可是,越看心里就越有疑问,梁祝的爱情固然是超级甜蜜+无限深情,可还是似乎有几个问题说不通啊!

一、梁山伯与祝英台怎么一见面就结拜,充其量俩人在草桥亭里也没聊够半个时辰啊,这样不觉得草率吗?

二、梁山伯一直以为祝英台是男同窗,怎么一旦知道她是女的了,立刻就爱了,换做是你,会不会有心理障碍呢?

三、要是祝英台真的有一个小九妹,大概率祝父也不会同意九妹嫁给梁山伯,那么,梁山伯是不是也会一病而亡?

第一个灵魂问题,他俩为什么三言两语就能结拜,草率不?

01

说起来,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缘分,可谓着实不浅!

本来,草桥亭偶遇,也只是互相礼貌性的略作寒暄,知道是同去杭城求学,梁山伯的反应也仅仅是礼貌点头,挺敷衍地说:“好极,好极。”。

可是,很快亮点来了。为了遮掩小丫头习惯性叫她小姐这一重大口误,祝英台只好随口扯来九妹搪塞,说自己有个小九妹,也想跟她一起出来读书:“我想男儿固须经书读,女孩读书也应该。只怪爹爹太固执,最终留下小九妹。”

不想,这几句叛经离道的真心话,竟瞬间击中了梁山伯的内心,细看梁山伯当时的现场反应,那是又惊又喜,眼睛嘴巴都张得大大的。他连连击节称赞:“妙哉,高论!妙哉,高论!”。

甚至还道:“仁兄宏论令人敬,志同道合称我心!男女都是父母生,女孩读书明理也该应。”

最初听到这样的对话,现代人可能会觉得有些夸张:这几句话就被赞美为高论、宏论了,至于么?

可是,再想想那个年代,既讲究门第出身,又讲究男尊女卑,礼法森严之下,能大胆发出如此“奇谈怪论”的祝英台,简直就是斗士,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确值得敬佩。

02

梁山伯赞赏祝英台的大胆言论,说明什么呢?说明梁山伯和祝英台是同一类人吗?不是的。

毕竟,他俩的出发点还是不太一样的。

祝英台自己就是女孩子,生在那样一个富贵家庭里,又因为是小九妹而备受宠溺。所以,她从自身的感悟出发,产生了强烈的“男女应该平等读书受教育”的要求,对女孩不能随心所欲外出求学提出抗议,甚至用女扮男装这一大胆行动进行反抗和突破。

这是祝英台作为贵族女孩的骄傲和勇敢。

那梁山伯呢,算是那个男权社会的既得利益者,虽然家贫,但依然享有让英台羡慕的读书、外出、结友、求功名等各种自由。

可是,即便如此,他依然同意,甚至大为赞赏英台的想法。

这说明,他是一个有同理心的人。不傲慢,不固执,也不会抱着成见不撒手,是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谦谦君子。

总之,他是一个温暖的人。

这一点,从后来他的一些表现,也能看出来。

比如,“十八相送”一节,他在送英台回家的途中感叹樵夫:“起早落夜多辛苦,打柴度日也艰难。”这是由衷而发的同情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165.html